| | |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5
要闻

四条被通报黑臭河道经治理水质已达标

市河长办要求:河道问题投诉第二天须反馈核实情况和整改计划


    ■本报记者 李静

    9月4日,徐汇区漕河泾港—龙华港、长宁区新泾港、松江区嘉富丽小区河、宝山区场北围场河四条河道,曾因今年5月至7月连续三个月水质黑臭,连同负责河道的各级河长一起被点名通报。记者昨天从市河长制办公室获悉,经过近一段时间的治理,四条河道已消除黑臭,水质达标,正综合治理沿岸污染源头及提升河道环境。

    河道水质改善关键在根除雨污混接

    昨天上午,记者在三江路龙华港岸边看到,保洁人员正搭乘作业船只打捞水葫芦和漂浮物等河面垃圾;远处,一艘大型作业船在疏浚河道底泥;几位身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在两岸巡河。

    徐汇区漕河泾港—龙华港在5月至7月主要超标因子是溶解氧和透明度,市河长办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这里的透明度已从5月的20厘米增至9月的70厘米,氨氮含量从最高的6月10.5毫克/升下降至9月的0.3毫克/升,溶解氧从最低的6月0.06毫克/升提高到9月的3.69毫克/升。

    此前,徐汇区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漕河泾港—龙华港水质。区市政部门实施龙华污水处理厂外排管建设工程,从龙水北路开始铺设一条新的污水管,一直接到龙华西路。新管接通后,龙华污水处理厂尾水将引到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不再排放到龙华港。徐汇区还梳理发现全区有205个居民区存在雨污水管道混接现象,正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解决雨污混接现象,今年计划完成全区45个市政管道混接点改造,目前已改造完40个,其余5个在年内完成;今年将完成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商铺的雨污水管道混接改造,少量在明年全部完成。

    徐汇区建交委工会主席徐卫星介绍,“围绕全区42条河流,徐汇区采取拆违建、截污、疏浚、生态治理和雨污混接改造等方法,综合治理河道污染。计划未来三年内重点从源头上攻坚雨污混接难题,并通过增强日常保洁、巡查、联合治理、优化曝气设施等,全面改善河道环境。”

    将制定中小河道整治相关支持政策

    在长宁区哈密路泉口路交叉口的新泾港,河里的曝气机持续喷出水束,增加水中含氧量和水体流动性;远处,工人正驾船打捞河面垃圾。

    通报中,新泾港主要超标因子是透明度,7月只有15厘米。市河长办最新数据显示,9月这里的透明度为30厘米。新泾港二级河长、新泾镇镇长金卫峰介绍,长宁区有32条河流,其中31条在新泾镇,而新泾河是镇里的母亲河。

    对此,长宁区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预排专门预算,计划从明年初开始,结合精品小区建设改造雨污混接问题。为增加河道水动力,长宁区和相接的闵行、徐汇两区联动,协商调水时间,减少河道水体滞留时间,形成大体系水循环机制,此外,还每隔200米设置一台河道曝气机,增加保洁巡查频次,及时疏浚河道底泥等。

    市水务局河长制工作处处长马维忠告诉记者,9月首次曝光水质持续黑臭的河道及其河长,对各级河长产生的震动比较大;目前,上月通报的四条河道均已消除黑臭。今后,市河长办将继续曝光建成区水质持续黑臭的河道及其河长,还将加强对市民通过热线反映问题的收集、汇总、分析及处置,初步建立“T+1”制度(当天+24小时),市河长办移交的百姓投诉以及抽查或监测发现的问题等,第二天必须反馈核实情况和整改计划。

    目前,市河长办正加紧研究制定一系列中小河道整治相关支持政策。接下来,将全面加强指导和督查“一河一策”,将各项措施项目化,紧盯进展较慢的区以及住宅小区雨污混接问题,全面推进水岸同治,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