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2
要闻

距今约一亿年前,来自缅北胡冈谷地

珍稀带触角蜗牛琥珀被发现


    本报讯 (首席记者许琦敏)前天上午 8时,中、英、澳、加四国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首例保存着触角等软组织的白垩纪蜗牛琥珀,该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刊物《白垩纪研究》在线发表。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安德鲁·罗斯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杰弗里·史迪威教授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教授等共同完成。

    此次新发现的标本来自著名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据矿区的火山灰测定,该地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该时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的动植物,常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

    2016年,邢立达团队在琥珀收藏家刘岩先生的收藏中,偶然发现了一枚很特别的蜗牛琥珀,其中包裹着两个蜗牛。令人称奇的是,其中一个蜗牛头部保存有成对的触角,触角底部的小黑点则是残留的眼睛,其足部也得以保存,足部有一个奇特的盘状特征很可能是被树脂和一些组织覆盖的厣(壳盖)。

    “在琥珀中看到蜗牛的眼睛是很奇妙的事情!”邢立达告诉记者,“蜗牛的眼睛位于身体前端的头部——触角基部与触角上。我们在这次发现的琥珀标本上观察到一对触角,触角基部的小黑点是它的眼睛,这是我们首次在琥珀中发现有如此丰富软组织的蜗牛化石。”

    杰弗里·史迪威表示,从形态学上看,这次发现的蜗牛琥珀标本与山蜗牛超科形态学特征一致;山蜗牛超科有着广泛的地质记录,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欧洲侏罗纪晚期,现生类群也常见。

    安德鲁·罗斯介绍: “在我们此次描述之前,中生代琥珀从未记录过如此详尽的蜗牛软组织。一些新生代的琥珀,如始新世波罗的海琥珀中的蜗牛有触角,中新世多米尼加琥珀中前鳃类虫昌蜗牛科也有一些软组织,但都不如这次发现的完好。”

    由于树脂通常聚集在树内外的空隙或创口处,从树枝上滴下或沿树皮外流,这些溢出树外的树脂简直就是小型无脊椎动物的诱捕器,而且这个过程非常迅速。

    “我们可以复原此次发表的蜗牛琥珀的形成过程。”邢立达解释道,“蜗牛伸出触角正在爬行,溢出的树脂首先包裹住蜗牛的壳体,防止了蜗牛的柔软部分缩回,蜗牛试图从树脂中挣脱出来,开始伸展足部,但是它的足部和触角随后被继续溢出的树脂吞噬,蜗牛体内的气体和液体随后挤出到树脂里,形成了泡泡,部分挡住了它的头部和足部。再经过沧海桑田,这块树脂最终变成了琥珀。”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