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09日 星期二
7
教科卫

青少年精神障碍发生率正在上升并趋向低龄化,引起心理学家关注

家长的爱,别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稻草”


上海中小学开展学生和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梅洁供图)

    ■本报记者 朱颖婕

    在不少心理学家看来,青少年精神障碍发生率上升源于多种因素——社会转型发展加剧了各行各业包括教育的竞争,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期待也不断提高,而这种“爱的负担”往往是压垮孩子的“最后稻草”

    9月开学季,有人奔跑着迎接崭新的校园生活,有人却不得不止步于校门前。在上海某所高中,三名高一新生还未参加军训,便不约而同地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绊住他们脚步的是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人在初中阶段就已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与行为干预。

    近日,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基于同侪竞争的强度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期待的上升,青少年精神障碍发生率正在上升,并且趋向低龄化。在各个学段中,二年级更是高发,这在心理学界被称为“二年级魔咒”。面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称,父母的爱千万不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是全球趋势

    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卢湾高级中学副校长梅洁从事一线心理教育已逾30年,在她记忆中,十年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发展性心理辅导,真正可以称为“疾病”的很少。到了大约五年前,校园里渐渐出现个别需要医疗干预的案例,“不过一所学校三年中最多也就一两个这样的学生”。然而,最近三年来,她在走访各中小学的过程中发现,需要医疗干预的病例增多,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倾向等。

    在不少心理学家看来,这个令人颇有些揪心的现象源于多种因素——社会转型发展加剧了各行各业包括教育的竞争,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期待也在不断提高,而这种“爱的负担”往往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梅洁曾经做过一项调研,她发现,在一些外来务工子女比例高达80%的市中心学校,孩子的幸福感普遍很强;相比之下在一些知名的民办学校,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不乐观。“这和家长的期待有关,对后者来说,他们的物质条件更优越,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要求也更高,这样的孩子不但缺乏玩乐的空间,也缺乏他人认同的空间。”

    事实上,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倾向和趋势。在日前上海举办的一场教育论坛上,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公布的一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事实:来自全世界1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心理困难总分和心理发病率在11岁时显著增加。

    每个学段的二年级是重要的心理转折期

    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中,一种名为“二年级魔咒”的现象引起很多专家的关注。最近一项针对5万多名上海6至17岁青少年的大样本调查发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小学二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都出现较明显的转折和问题,而这一结论与不少一线心理教师的教学观察是一致的。

    上海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心理教师告诉记者,“二年级”往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点。以初中为例,在预备年级和初一阶段,孩子们感觉自己和中考之间 “还有段距离”,但从初二开始,学业内容的数量和难度、学校的要求、家长的期待都发生了明显的转折,到了初三,他们的负面情绪还会进一步上升。“每年中考、高考前一个月,都会出现拒学、拒考的案例,而且大多是好学校里的好学生。”

    需要关注的是,抑郁、焦虑、拒学等情绪问题一般最早会在初中冒出苗头,但尚不会变成真正的心理疾病。然而现在,高一甚至初中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

    这位老师回忆,几年前他曾遇到过一个拒学的初二学生,她有着十分光鲜的成长履历——名校就读、钢琴十级,还有舞蹈特长。但长期以来,她都生活在“高压”氛围中,父母的强势终于逼得她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面对这样的情况,这类家长一开始还是会采用严格、强制的手段教育孩子,但往往到最后就没有办法了。”因此,对家长来说,还是要重视和警惕“二年级魔咒”现象,采用得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男生心理弱势”现象需获得更多重视

    在学界看来,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积极因素和困难因素并存。一方面,在我国,人与人的支持系统、青少年自身的目标感及乐观状态等积极因素总体趋于上升,但是社会压力也显著增加了,因此困难总分也在增加。其中,“男生心理弱势”现象需要获得更多重视。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沈之菲提到,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主要困难因素是不同的。小学阶段的主要困难因素是多动症,这个群体的比例约占5%到10%,以男生居多;初中阶段的主要困难因素是人际交往,这个阶段孩子之间的交往更复杂了,青春期异性交往也是一个难题;而到了高中,主要困难因素则变成了自我发展障碍,越优秀的学生对自我的认同感就越高。

    “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发展中贯穿始终的问题,良好、顺利的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正因如此,大多数男生在人际交往中天然的“弱势”也引发了“心理弱势”现象。

    根据实证研究,青春期男生的情绪冲动性更强,而且青春期异性交往过程中,如果关系破裂,相比女生而言,男生更不擅长走出坏情绪,由此很可能出现抑郁倾向,并通过游戏等排解、宣泄情绪。专家提醒,对社会、学校和家庭来说,要尤其重视“男生心理弱势”现象,关注男孩子的情绪处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