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推行养教结合的机构中有不少是街道主办的。静安社区学院在工作联络中,逐步推动相关街道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养老机构倾斜,在硬件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方面给予支持。
比如,宝山路街道模特队利用节日不定期为静安之星养老院老人送去演出。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学校定期到东风芷江养老院为老人理发,开展音乐心理治疗。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学校为蝴蝶湾敬老院、石二福苑长者照顾之家提供师资支持等。
各养老机构也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申请建设了志愿者基地,与周边单位及辖区内街道、社区学校进行合作共建,整合利用优势资源,不断拓展和丰富养教结合。
课程与教学是养教结合工作的核心内涵,也是增强养教结合吸引力,提升养教结合工作品质的重要环节。各机构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自发进行课程开发与教法创新,结合老人们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开设了声乐、书法、绘画、朗诵、太极、舞蹈、棋牌、绿植、烘焙、各类手工 (纸艺、编织、丝袜花、彩泥、串珠)、花卉鉴赏、读书读报、环保创意、智力拼图、影视欣赏、时事讲座、戏曲赏析、手指经络操等课程。此外,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卫生宣教等活动,不断创新拓展灵活便捷的老年教育形式,还将数字化学习、远程教育等新理念带进了养老机构,丰富了老人生活,满足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受到老人和家属的普遍欢迎。
截至2018年8月底,全区各机构开设的养教结合各类课程,住养老人的参与人次累计近百万,其中手指经络操的参与人次稳居榜首。恒裕曹家渡老年福利院受到国外同行启发,根据院内住养老人的不同护理级别还专门开发了一套恒裕元气操。
静安社区学院根据老人们的不同需求和爱好牵头组织了各项活动和赛事。其中 “课程与师资配送”项目以及 “十三五”期间每年举办一届的“静安区养老机构书画比赛”受到了老人和机构的广泛好评。该书画比赛目前也已成功举办两届,参赛作品累计近百幅,参与的机构累计达到近二十家,参与老人数累计五十余人。此外,“课程与师资配送”项目已成功在三家养老机构进行试点,课程内容包括折纸、衍纸、软笔书法、棋类、纸雕等各方面。近40名社区教师共计教授课程50余次,累计达1000多名老人参与课程。老人们通过各项活动和赛事在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感悟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自身价值的体现。
“撤二建一”后的静安区,综合实力更雄厚,资源要素更丰富,区民政局与区教育局紧密合作,在各机构积极的响应和参与下,本着 “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有效促进各方力量协同发展老年教育和老龄事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共同谱写静安区养教结合工作的华美篇章,让更多住养老人晚年岁月桑榆霞满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