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2
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

客服机器人、智能金库、保险风控……仅这些正在试用的应用就已潜力无限

“AI+金融”会碰撞出多少可能


银行的服务机器人使传统金融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图/东方IC

    ■本报记者 王嘉旖 徐晶卉

    人工智能(AI)推动着传统产业不断自我革新,传统金融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既重塑了银行业的传统管理体系,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金融消费方式,同时也将其不断输出、扩散至诸多传统领域。

    “AI+金融”究竟会碰撞出多少种可能?客服机器人、智能金库、保险风控……仅仅是这些正在试用的应用,就已潜力无限。

    AI客服高效对接各类需求

    如果爱车不幸遭遇事故,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除了报警,大多数人会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询问后续的赔偿与保障服务。但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在打电话时,人工智能已悄悄“潜伏”在话筒的另一端,分析你的声音模型,辨别当事人是否可能出现骗保行为。这是一款“AI+金融”体验区的风控产品,研发方太平洋保险在车险报案环节嵌入了语音情绪识别,能够将客户报案的情绪特征与车险欺诈场景进行匹配建模,从而精准测算欺诈指数。

    再试想这样一个画面:人们到银行网点,负责接待的不再是客服人员,而是机器人客服。“她”面带微笑,“大脑”中早已录入各类标准回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高效满足你的需求。当你想要购买理财产品时,智能投资顾问可以直接在后台完成客户需求分析、投资分析、资产配置选择等工作,同时还可以取代人类投资顾问完成财富管理或投资建议。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传统金融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银行工作人员来说,这都意味着他们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意义更大、价值更高的工作中。

    金融风控变得更智能

    如何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是每家金融机构都在不断探索的课题。目前,金融机构对于个人的信用评估大多仍处于数据孤立的状态。因此,一个信用不佳者可以在不同平台借贷到资金。未来,人工智能不仅能识别这个人过往的所有信用经历,甚至还具备 “交叉分析”能力,把与借贷者相关联的企业或个人信息都纳入人工智能搭建起的数据库中,自此失信者将再无空子可钻。

    机器学习、规则引擎、知识图谱等技术的出现,使人工智能时代的金融风控告别了此前人工加经验的审核模式,一举将原先需要数天才能审核完成的信贷业务,升级为毫秒级响应用户需求。

    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工商银行的“未来银行”项目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拿下了SAIL奖中的应用奖。其中,智能金库项目作为工行试点的第一个无人操作全自动化库房,为人们揭开了一幅未来智能金库的全景画面——可视化的技术将帮助人们在后台实时查看金库最新状态。金库的权限管控也将更智能,通过掌纹识别技术,进出金库人员手掌上的纹线特征可与系统中的数据比对。

    海量数据融合人工智能可创造更大价值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风控和服务领域,目前已形成包括智能信贷审批、风控与反欺诈、客户身份鉴权、智能投资顾问、无人银行、智能客服等诸多创新应用。

    氪信科技创始人朱明杰认为,金融领域结构化数据相对完善,其实是最适合AI应用的领域之一,特别在金融风控领域,“机器可以利用多重维度组合,勾勒出真实的你,降低金融风险的概率。”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也心生忧虑,未来人工智能会否取代大部分的金融服务工作?对此,人工智能领域泰斗级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欧文·乔丹表示,基于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将会更加 “聪明”,能够为人们推荐更多目前行业内存在的就业空白点,引导人们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认为,未来人工智能还会不断升级。第一阶段,人们看到的人工智能是互联网的智能化,因此,像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第二波机会则在于商业智能化,“很多传统企业可能不是互联网公司,但同样有海量数据,比如银行、保险公司,这些数据过去只是被储存了起来,未来与人工智能融合之后,能创造更大价值。”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