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7
运动;广告

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收杆,奥沙利文成功卫冕

“新”大师赛令球员们颇感满意


    ■本报见习记者 占悦

    打出单杆 122分后,罗尼·奥沙利文以11比9在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成功卫冕。虽然他在上半场一度落后,但进入下半场后其手感渐入佳境,“火箭”令对手几乎没有反扑机会。

    毫无疑问,这是令所有人满意的结局。赛前早早来沪的奥沙利文,为本届赛事做足了宣传。如果不是状态在线的巴里·霍金斯先后将马克·威廉姆斯、丁俊晖送出局,这场决赛本该更受球迷期待。

    进入到第12个年头的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打着新字当头的旗号变了模样:不再延续以往排名赛赛制,转而变成24人邀请赛赛制;参赛人数减少,选手也无法获得世界排名积分——但本届赛事还是基本集齐了世界前16位的选手 (肖恩·墨菲在开赛后因个人原因退赛),也打消了外界对比赛吸引力欠缺的担忧。

    不断提升的赛事奖金,令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保持了足够高的吸引力:72.5万英镑的赛事总奖金创历年最高,且今后的奖金还将不断提升;甚至参加首轮比赛便可获得7500英镑,远高于多数斯诺克赛事。英格兰选手凯伦·威尔逊便坦言,上海大师赛的奖金非常具有吸引力。

    赛制重新设置,对选手来说意味着“打更少的比赛拿更多的钱”,换言之,这是一场性价比很高的比赛。不同于以往从头打到尾的模式,世界排名前八位的选手在次轮方才出场,奥沙利文一共只打了四场比赛,几乎每场都是 “强强对话”。比赛局数也随之增多,在前三轮中采用11局6胜,以往决赛中采用的19局10胜转而在半决赛上演,决赛则采用21局11胜制。在选手们看来,这样的改变是利好。威廉姆斯坦言对此很满意,“更多局数能让选手有机会调整和发挥状态”。奥沙利文则认为,直接与顶尖选手较量更能激发自己,“在参赛选手较多的比赛中,往往容易失去比赛状态”。有趣的是,斯诺克明星们大多偏爱吐槽和埋怨,但在今年的上海大师赛上,球员如同约好了般述尽溢美之词。

    比起过去因激烈竞争带来的刺激感,本届大师赛更像是为上海球迷定制的斯诺克节日。奥沙利文与威廉姆斯成为业余斯诺克大师赛冠亚军的 “导师”。奥沙利文在决赛后将奖杯直接送给了现场的孩子,笑称自己已获得足够多的奖杯,而“这座奖杯对孩子的意义更重大,可让他记得看过这样一场斯诺克决赛”。在已知未来奖金逐年提高的前提下,这项赛事无疑依然能够维系对球员的吸引力,但是否会逐渐淡化竞技色彩转而成为一场纯粹的表演赛,能否真正达到在中国推广斯诺克的目标,仍是一个问号。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