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13日 星期四
10-11
专题

奠基伟业: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课程的贡献度 奠定优质:为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激发课程的生命力

立德树人构建一流教育 课改攻坚谱写创新华章

——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30年厚植优质教育 “参天大树”


    理念内涵篇

    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指数,也是衡量人们接受教育程度、文明素质程度和生活品质程度的综合指标。

    在教育领域中,中小学、幼儿园是最基础的教育,关乎千家万户,情系百姓未来,命系民族大业。

    而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最基础的教育中,课程教材是最大的 “书”,关系育人走向,关系办学质量,关系教育品质。

    因此,课程教材成为教育的 “压舱石”,分量难以估量。而课程教材改革,其实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 “重头戏”,牵一发而动全身。

    正因为此,从1988年启动的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课程教材改革,对上海基础教育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日历翻到2018年,历经30年的上海课改大展宏图,而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耐人寻味。

    课改,不仅是课本换貌,教材翻新,教法变灵,涉及学校教育的最基础的部分,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的变革,触及教育人内心的最柔软的部分,而最柔软的部分则有最有力的影响和最可持续的时效。

    与其说,上海课改30年是一场教育的远征,倒不如说是一种思想的洗礼。

    因为,课改的命运,由思想的命脉决定;课改的前途,由观念的前瞻取舍;课改的成效,由思想观念的飞跃认定。

    上海课改30年绵延不辍,成果丰硕,是因为有一种正确、清晰而又持久的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引领,并成为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是因为有一条准确、明晰而又持续的“以立德树人为基”的课程观念引航;是因为有一个精确、亮晰而又持重的“以课程优化为准”的课程方略引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课改30年的内涵,其实就是教育思想不断端正、践行路线不断修正、实践成果不断扶正的过程;上海课改30年的最大收获,不仅仅建立起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体系,而且育人思想上升到相当的高度。在回答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考卷上,用教育人的实践,做出了一份具有思想分量、内容体量、实践容量、创新质量的答卷。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立德树人为基”的课程观念, “以课程优化为准”的课程方略,是上海课改30年的核心精髓,也是对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大建树,更是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突出贡献。不言而喻,这是上海基础教育的宝贵财富。

    (撰稿  苏军)

    以学生发展为本:上海课改30年的“主旨”

    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上海课改30年不断用新的实践来回答的 “世纪之问”,也是上海课改30年破解的 “世纪之题”。

    育人目标更加明晰

    马克思主义倡导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把它视为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上海在一期课改提出的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在二期课改确立了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 “素质”和 “个性”,将课程设计的重心,从 “学科”迁移至 “社会”和 “学生”,强调课程应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又主动、可持续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期课改

    坚持以德为先,完善个性发展

    上海的 “一期课改”针对课程模式过于划一、学科课程单一的现状,依据素质教育要求,确立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个性的课程培养目标。坚持以德为先,建立了由思想政治课程、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学科课程组成的 “三线一面”德育体系,架构了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德育渠道,开创了学校德育活动、学科德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德育新格局。

    培养目标是课程编制的灵魂,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课程编制。因此,课程教材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培养目标。以往的教育,一贯强调统一化,而且要求偏高,导致学生忙于应付作业,没有余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分析了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一期课改确立了既重视基本素质又重视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提出中小学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基本素质,同时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其中,加强心理素质、提高劳动技能素质和提倡个性的健康发展都是上海方案的特色,并且为国家所肯定。二期课改

    架构一体化德育体系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视角确立了课程培养目标,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角,创造性地建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学习结果,在课程目标中得到确立。

    传承 “三线一面”德育体系和  “三位一体”德育渠道,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突破口,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两个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确立学科育人价值,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形成了 “课程德育”的新格局。

    在 “二期课改”实践过程中,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课程育人价值和“三维目标”得到确立,“三类课程”得到落实,学校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不断提升。

    [见证人亲历]

    ■ 改革课程、教材,要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础出发,抓好观念的转变和改革的配套工作。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大凡改革,必须在观念和体制两方面有根本的变革。要搞好课程、教材改革,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念。在调查和研讨中,大家对此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我认为,以下一些观念问题在改革中必然会触及到,需要进行认真探讨:

    人才观。中小学要培养的是只懂书本、只会解题的知识型、单一型人才,还是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有个性特长的人才?是以升学为中心,以培养大学生、研究生为唯一目标,还是以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标?

    素质观。对于人才素质的理解,是局限于科学文化素质,还是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此外,要不要包括劳动技术在内的技能素质?

    基础观。中小学打基础,是单纯打文化知识基础,还是要打下为人之道和知识、能力的基础?对于 “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是局限于书本上单靠记忆的知识和题目堆,还是应包括知识在社会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动手操作与使用简单常用的劳动工具的技能?

    课程观。是以升学为目的建立课程体制,搞统一的、单一的、固定的课程设置,还是以使全体学生成才为中心建立课程体制,搞灵活多样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设置?

    教材观。是一门学科只有一套书本文字型的课本,还是多规格、多形式,包括文字、音像等配套的课本与资料的结合体?

    (王生洪  时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主任、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主任)

    重点提示

    教育的目的在育人,办学的宗旨在育人,学生长成的标志是成人,一个“人”字,几乎涵盖了教育的属性、功能、价值的“内核”,也蕴含了人的成长、成功、成就的“希冀”。把人培养成“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视学生为真正的“人”,以人为基点去考虑教育、办学甚至考试,也许更能接近人们理想的境界和教育的期望。

    全方位育人,基于时代进步的全局性要求,基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需求,基于教育功能开发的全程化追求。一个成功者,肯定是一个“三全”的人,可以在时代进步的光影里找到“潜影”,在个人成长的像册中找到“留影”,在教育功能的大书中找到“背影”,“三影”重叠,才会有成功者的“全影”。

    全方位育人,就是要从整体育人的定位出发,处理好健康、品格、学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品格放在核心带,把学业放到关键处。在践行素质教育和加强核心素养的今天,这三者其实就是完美的人才方位结构。

    全方位育人,就是要从社会对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处理好精神、能力、情趣三者之间的关系。人需要精神,人需要能力,更需要情趣。因此,对学生而言,只要有益于身心发展和能力提高的课程都是重要的,不要以为在考试总分中分值越高占得比重越大就越有价值,也不能用计分科目来贬低非计分科目的重要性,课程没有主副科之分。归根结底,人的灵性和创造力比单纯机械的术业更重要。

    全方位育人,就是要从未来已来、拥抱变化的眼光出发,处理好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教育既要正视过去,以获得知识和经验,又要立足现在,讲究现实的需要。要为学生想今天,更要为学生谋未来,让办学有昨天回味的热量、现在寻味的能量和未来回放的余量。总之,基础教育长远谋划的眼光和日积月累的点滴积淀,汇成了学生幸福一生的海洋。

    创新课程建设:上海课改30年的“主戏”

    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定位于立德树人的建设工程,也是致力于内容优化的系统工程,更是着力于开拓创新的智慧工程。

    在课改30年探索中,上海面对挑战,勇于探索,智慧前行,不断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创新了一批新做法,在课程建设上屡出成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上海基础教育现代化建树颇多。

    引领教学

    20余种《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稿)》

    课程标准,是国家代表人民利益对学校教育所做出的法规文本,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是教材编写与审查、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2004年12月3日,市教委正式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7个学习领域的20余种《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稿)》,这将使上海“二期课改”奉行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改革精神具体落实到各学科课程,教学有了标准的统一“度量衡”,标志着上海二期课改进入了逐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上海“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是各学科课程贯彻落实“二期课改”《课程方案》的对标文件。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课程做出总体规划。

    课程标准的制订历时7年,直接参与制订的专家、教授、中小学骨干教师有 500余名;参与讨论、修订的院士、科学家、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专家和社会人士逾万名。

    课程标准四大特点体现先进教育思想。一条主线:从偏重强调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定位:从倾向追求文化知识传授转向重视学科的育人功能;设计方向:从单一的学科“双基”转向多元的整合;变化焦点:从倚重教学转向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优化。

    变革评价

    《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

    对在校学生以什么标准进行评价?如何实施评价?用什么载体记录?从2004年开始,市教委启用《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这套记录册,按学段分类,按年级分册,供各学段、各年级学生使用。它是上海“二期课改”的内容之一,也是体现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成果。

    从《学生手册》到《学生成绩报告单》、《学校与家庭联系手册》,再从《学生评价手册》到《成长记录册》,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也表现了人们实践先进教育理念的探索进程,这有着鲜明的特点:更加关注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立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指导学生反思、改进学习;更加关注学生差异,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样化;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倡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育人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德为先

    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和生命教育纲要

    上海“二期课改”,有一个重大的改革项目,即推出《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纲要》,简称“两纲”教育,并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这项改革,框架设计自上而下,并得到了自下而上的有力支持。它对于上海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理念的更新,课程解读能力和执行力的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项改革,本质是研究“两纲”、三维目标与各学科的融合,也是在课堂上创设多元情境与学科知识应用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多维体验。“两纲”教育与学科的融合,对上海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课程德育

    贯彻落实“两纲”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王厥轩介绍说,在2008年12月,市教委教研室完成了21门学科(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贯彻落实“两纲”的实施意见。这项工程,历时4年,市教研员们深感此项工作对全市课改的重要性,倾注全力,呕心沥血。完成这项工作,至少有两个意义:①每门学科的市教研员,紧紧依靠专家队伍,如同滚雪球,整个地打造了全市一大批贯彻落实“两纲”的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②上海开展的学科与“两纲”融合的这一重大改革项目,不断地走向规范、系统、完整,其探索与研究也走向纵深发展。

    这一时期,教育部成立了以著名教育心理学、德育专家朱小蔓博士 (时任中央教学科研所所长)领衔的调研组,多次召开座谈会,了解上海这一富有开创性的工作。市教委接受教育部委托,开展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的实施。它以“两纲”为主线,根据学生不同教育阶段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强大引擎

    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载体,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跑道”。可以说,一个完善而精到的课程体系和科学而高质的教学艺术,是形成学校优质教育的基本元素。

    课程的质量,由校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来决定。正因为此,自2010年起,上海推出了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第一轮项目,以51个子项目学校和一个整体研究区为点,以全上海为面,为解决课改实施中目标与成效间存在的落差,以“学校课程计划、学科建设、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为主要突破口,历经四年的大规模行动实践,初步形成了 “校本化实施课程的有效途径”“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运行机制”“‘大兵团’协同攻关的行动研究范式”等成果,丰富了上海课程改革的内涵,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并获得了2014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自2015年起,上海启动第二轮课程领导力研究。根据《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二轮)项目指南》,持续以“问题导向、需求出发”为实践源点,凝聚全市之力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二轮项目研究以“评价引领、实践导向、互动生成、模式多样、促进提升、关注特色”为指导思想,在行动研究中采用“指南引领(顶层设计)→工具测评(前测、后测)→行动研究(设计-实施-调整)→总结提炼(路径、机制)→推广辐射”的工作思路,关注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关键行为表现、关注课程领导力的指标及可测评的工具、关注课程领导力提升的N种基本策略、方法和途径,在顶层设计方面前瞻引领,在面上破解共性问题,在点上突出方略提炼,取得了显著成效。

    导向引路

    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长期以来,以学生的考试测验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乃至唯一依据,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和评价人的“惯例”。面对教育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担当,于是,上海拿出勇气和智慧,率先在学业评价上踏上“破冰”之旅:

    ——2003年,上海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连续五次参加学业测试,积累了开展大样本学业测试的经验,初步建立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数据库。这种“教育健康体检”,对把握学业质量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学业质量的重要因素能够提供实证依据,对改进教育决策、指导改进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9年,上海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PISA),该项目主要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并测量教育公平程度,反映学生拥有终身发展潜力的核心能力,体现了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同年,市教委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研究上海市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工具,具体实施相关监测和评价项目。

    ——2010年,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上海,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加快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合作研究步伐,在吸收多方面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2011年,经上海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全市以“绿色指标”为依据,首次进行全面质量测评,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中小学校。

    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旨在以学生学业质量的分析、评价为切入口,全面关注学生获得结果、提升水平的过程;关注学习体验与感受;关注学习负担与健康;关注学生进步的重要心理素质,如积极的心理动机、自信心;关注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关注课堂教学的改革;关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关注学校如何为家庭社会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等,力图构建一个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从制度层面扭转多年来完全以分数论英雄的局面,引导全社会建立正确的质量观,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推出,是用唯一的分数来评判学业质量的单一评价制度的终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构评价方法,是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教育导向的塑造。

    这项重大改革,成为上海基础教育进入21世纪初代表性的“改革案例”,成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里程碑式的“创新业态”,成为上海基础教育现代化经典性的“民生工程”。

    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成为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的 “一个亮点”,它树立了一种导向: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确立了一个标杆:坚持课程标准的准则;发出了一种声音:坚持全面的学业发展的观念;实现了一种辐射:坚持多元作用的演绎。

    事实说话

    2009年和2012年PISA测试

    上海名列前茅

    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上海于 2009年和2012年连续两次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基础学科领域和金融素养方面测试中获得世界第一。

    上海参加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测评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位居国际领先地位。上海基础教育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教育的一扇“窗口”,成为中国教育经验全世界推广的一张“名片”。

    精准把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2013年下半年起,上海在全市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与实践工作。一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作为教师的专业责任与职业道德。在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阶段,就提前教授各种学科知识,让孩子过早地淹没在抽象的“符号世界”里,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从促进教学知识技能到全面育人为主。三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促进教师从“学科”走向“课程”。

    [见证人亲历]

    ■ 来市教委工作以后,听领导说上海教育好,我也这么认为,但是“自说自话”没用。中国人自己讲好也没用,一定要由第三方来评价,用数据说话。于是,我就向市教研室、市教科院了解国际上有没有这种第三方的评价,得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以下称 “OECD”)统筹的PISA测试在全球的影响力最大。我们就开始研究PISA,准备材料向市领导汇报,当时分管教育的是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和副市长严隽琪。领导们听了汇报后很开明地说: “你们要做,我们全力支持。”当PISA测试成绩刚出来的时候, 《文汇报》就刊登了这一消息。有教育领域的专家认为,上海取得这个成绩并不稀奇,因为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他们对PISA并没有深入了解过,以为就像经历一次高考那样。我们很冷静,也没有大力宣传,觉得一次测试可能会带有偶然性,但心里十分高兴。结果2012年的PISA测试,上海又是第一。通过第三方的评价,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得到相对公平和公正的评价。大家就比较心服口服,可以说上海教育存在某一些问题,但不能说总体水平不好。也可以说,PISA测试取得的优异成绩与上海进行课程改革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在“二期课改”期间得到了体现。

    然而从PISA测试,我们也看到了不足之处——上海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客观来讲,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一定完全由学校造成,因为教育显现的问题不一定就是教育本身的问题,社会这个大环境显现出的用人观的问题也会反映到教育中来。

    (瞿钧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

    ■ 上海课改30年来,始终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教研为支撑,积极主动服务学校,广泛发动校长和教师投入改革、参与改革,使课程改革始终保持着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活力,为上海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和保持全国领先、影响世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30年的课改实践中,上海教育人不断凝聚形成了宝贵的 “课改经验”和 “课改精神”。概括起来,最为鲜明的就是 “有恒”与 “守真”。所谓“有恒”,就是上海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基本理念,追求同一个教育理想引领下的多样化实践,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所谓 “守真”,就是上海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从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追求改革对教育本原的回归,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面向未来,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将持续深化,这是一代代上海教育工作者艰巨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上海课改 “有恒”与 “守真”的精神品质也必将不断被继承和发扬,为课改深化注入持久的动力和深刻的内涵。

    (贾 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重点提示

    课程建设,是优质教育尽善尽美的 “马拉松”,是学校教育尽心尽力的 “案头活”,是学生尽智尽新的“活地图”。

    课程建设的程度,取决于课程思想的深度,取决于课程理念的高度,取决于课程方略的广度。

    课程建设,既有要宏观的顶层设计,也要有中观的运行机制,更要微观的缜密举措。

    课程建设,是一个集各方智慧的过程,是倾各方合力的历程,是聚各方能量的工程。

    完善课程结构:上海课改30年的“主业”

    课程为学生成长服务,课程建设为学生发展谋略。上海课改30年,不断深入课程建设的核心地带,打通 “最后一公里”,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独有一功。

    一期课改

    三个板块突出共性培育和个性发展

    在课程结构上,一期课改提出了  “三大板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必修课程侧重于对共同基础的培养,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侧重于对个性特长的发展。课程方案比过去增加了选修课的课时;将零散的课外活动改为学校课程并列入课程计划,并称之为活动课程,强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并且以学生有兴趣的活动为内容,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要方式。小学、初中的必修课的总课时从过去的9120课时减到7766课时,高中必修课时从过去的3440课时减到2483课时。

    必修课程和活动课程贯穿在中小学12年;选修课从8年级起开设,逐年增加,8年级到高二年级为任意选修课,高三年级在分科格局下有公共必修课、分科必选课和任意选修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课时配比由过去的3誜1调整为 2誜1。

    二期课改

    三类课程彰显全面发展和过程体验

    “二期课改”着眼于明确课程的功能和价值,构建了以 “基础型” “拓展型” “研究型”三类课程和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八大学习领域为标志的课程结构,设计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三个学习领域 “合分一体”的课程结构,开创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互补充的创新体系。

    “二期课改”明确课程标准作为描述学习结果的基本定位,从育人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视角,描述达成性学习结果 (知识与技能)、体验性和表现性学习结果 (过程与方法)、发展性学习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此规划学科课程。

    [见证人亲历]

    ■ 上海一期课改中,把培养学生的素质放在核心的位置,并率先提出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课程结构上提出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改变了学科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状况,给学生以课程选择权。对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活动课程是由原来的课外活动调整而来的,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活动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的课程,是跨学科体验式的。所有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指向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想法和做法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理念具有前瞻性。上海和全国的课程改革至今一直吸纳了这一设计。

    记得有一次我到上海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去听唱游活动课,课的内容是学校接待来访的外国友人。该校教室里没有桌子,学生坐的椅子是木制的一个正方体,可以随意的搬动,学生坐在上面可以朝着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自由转动。整个过程中,有礼貌的接待,学校的介绍,多种的表演,共同的活动等。教师课上得生动有趣,耳目一新,学生全都参与进去了,十分主动和积极,完全改变了过去呆板的音乐舞蹈课,在活动中学习,直至今天我仍印象深刻。

    “二期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突破考试文化的制约,以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要求展开。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努力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张民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国家督学)

    ■ 我在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了30多年,全过程全方位地深度参与了上海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上海基础教育之所以能保持领先势头,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它每一个阶段总能审时度势地积极寻找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20世纪80年代,上海一期课改启动。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课程教材改革理论模型,同时也是首个构建起三大课程结构(必修、选修、活动课程)的城市。

    我在观察比照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审视着上海的方位与特点,我们希望上海教育并不是世界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对全球教育的发展拥有贡献度。那时候的我了解到法国的“做中学”项目,它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观察、发问、实验和讨论,从而使学生从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独立做事,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期课改刚开始时,我曾去法国考察。这次考察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要着眼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重新认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

    上海在二期课改实施过程中,最大的突破点是研究性学习。我们在借鉴世界各国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形成新的生长点;我们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抓手,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尹后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

    重点提示

    如果把所有在校的教育教学和活动,归之于课程,那么这个课程,就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就是学校教育的母本,就是学生成长的营养。

    课程,浓缩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凝聚着文化智慧的大成,寄寓着立德树人的期待。

    而课程结构,是课程思想的反映,是课程计划的旨归,是课程实施的路径,一定的课程结构,服务于一定的课程思想。

    课程结构,要与时代发展对人需求的大势对接,要与前瞻性育人的趋势衔接,要与生长性未来的气势连接。

    课程结构越牢固,基础就实;课程结构越丰满,发展就越多;课程结构越多元,成长就越快。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