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渊
荟萃传统福寿元素的珠宝腕表、多款珠光宝气的眼镜、与迪士尼合作的多款既新潮又可爱的个性化首饰……本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170岁的老字号老凤祥带来多款匠心十足的跨界新品。老凤祥原来这么酷炫,一点也不“老”,观众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而在老凤祥人眼中,传承和创新早已注入品牌DNA,跨界自然 “水到渠成”。老凤祥已从黄金首饰一品独大拓展为拥有14大品类完整产品链,产品年更新率达到34%。
眼前这副名为 “复古”的圆框造型眼镜,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奥秘在镜腿——这是将黄金锻打成比头发丝还细的金线,靠师傅纯手工编织而成,因而弹性十足,即使弯折到90度也不会断。这种材质和带钩弹簧脚的设计不仅佩戴舒适,更有收藏价值。”作为一名与眼镜打了20多年交道的“老法师”,老凤祥眼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季惠菊告诉记者,老凤祥珠宝加工中的传统工艺,如镂空技术、排镶技法、锻打工艺等等已悉数在珠宝眼镜中得以呈现。
“我们希望把眼镜打造成戴在脸上的首饰。”季惠菊告诉记者。这一理念,在名为“饰镜”的墨镜产品中有着更直观的呈现——镜架将进口板材与蕾丝融为一体,镜腿上的珠宝装饰还能直接“变身”耳钉。
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老凤祥的国家级非遗“金银细工”目前已经传承到了第七代,在一代代师傅们手把手的教导下,如今80后、90后已挑起了大梁,一些高级技术人员还参与到了文物修复等工作中。据介绍,目前老凤祥的研发团队有7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坐镇,将“金银细工”这类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加之人才和自有加工厂的优势,为眼镜、腕表等跨界产品的诞生夯实了基础。
腕表是老凤祥家族最年轻的产品。成立仅一年多的老凤祥钟表有限公司,去年一口气推出了350多款产品,百年老字号的创新活力扑面而来。珠宝和腕表的结合,不仅是创新之举,也是东西文化和工艺的深度结合。公司总经理郭晓燕介绍,腕表产品目前共有足金腕表、k金腕表、银腕表和传统钢表四大类,迎合不同层次消费需求。“金银细工”工艺、贝雕、苏绣等传统中国元素都可在小小一方表盘上寻到踪迹,机芯则多采由瑞士原装进口,甫一问世就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郭晓燕看来,腕表“圈粉”的原因在于创新:“足银产品,我们引进了德国技术,不仅提升硬度,还能使银表两三年不会氧化褪色。老凤祥还与上海交大共同研发了硬足金,解决了金饰品易变形、无法镶嵌珠宝等难题,在防水防磨等方面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