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12
专题

在认知幼儿上烙下探索印迹 在培育儿童上展现课程智慧

提升课程领导力,为幼儿幸福成长“加分”

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二轮)成果显著(幼儿园篇)


    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绝对是一个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和育儿品质的基础性大事。对此,幼儿园园长和老师都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从课程领导力的方位看促进幼儿发展,从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站位看幼教事业,从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办幼儿园,已成为幼儿园发展的“新常态”、“新动态”、“新业态”。

    2010年,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学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文件,推动各区县全面落实。同年4月正式启动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这是一次大规模行动研究,第一轮项目以51个子项目学校和一个整体研究区为点,以全上海为面,为解决课改实施中目标与成效间存在的落差,以“学校课程计划、学科建设、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为主要突破口,历经四年的大规模行动实践,初步形成了 “校本化实施课程的有效途径”“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运行机制”“‘大兵团’协同攻关的行动研究范式”等成果,丰富了上海课程改革的内涵,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并获得了2014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介绍说,在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第一轮)取得经验和实践成果基础上,2015年启动的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 (第二轮),持续以“问题导向、需求出发”为实践原点,凝聚全市之力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二轮项目研究以“评价引领、实践导向、互动生成、模式多样、促进提升、关注特色”为指导思想,在行动研究中采用“指南引领(顶层设计)→工具测评(前测、后测)→行动研究(设计—实施—调整)→总结提炼(路径、机制)→推广辐射”的工作思路,关注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关键行为表现;关注课程领导力的指标及可测评的工具;关注课程领导力提升的N种基本策略、方法和途径,在顶层设计方面前瞻引领,在面上破解共性问题,在点上突出方略提炼,取得了显著成效。

    11个立项幼儿园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研究项目推进有序,每个幼儿园的两个项目均已展开卓有成效地研究和实践,研究的重点也逐渐转向追问项目的主要成就和难点化解,每个幼儿园对于提升课程领导力,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探索,形成的做法非常有思考和新意。幼儿园学段在浦东新区锦绣博文幼儿园举行 “成就都市中的‘野’孩子”为主题的学段展示交流大会,不仅呈现了一个幼儿园因为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而带来全方位办学水平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示范了如何把幼儿园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若干做法上升到策略层面,变成可以反复、持续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文化。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二轮)成果显著,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本位的理解、儿童视角的尊重、儿童发展为本的落实,均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可以说,提升课程领导力,营造“基于幼儿”的幼儿园课程运作机制与文化,让幼儿园园长、教师基于时代要求,从儿童幸福成长出发,更加找到了教育科学、教育幸福的路径,这是对新时代幼教事业的建树。

    儿童视角: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定位”

    对幼儿园来说,提升课程领导力,就是真正在教育视野中,始终将幼儿的发展作为 “最终、最重要”的视角,尊重童心,呵护童年。

    锦绣博文幼儿园

    成就都市中的 “野”孩子

    2015年,幼儿园以 《儿童权利视角下幼儿园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以田园实践活动为例》为题成功申报提升课程领导力 (第二轮)项目,并作为唯一一所一级幼儿园跻身全市11所项目幼儿园。幼儿园认为,课程要成就都市中的 “野”孩子。

    该园的特色课程,田园实践活动以大自然环境为主要场域,以四季变换为线索,以劳作、趣探、野玩、节庆为活动内容,以幼儿亲身实践、感官体验为主要方式,尊重儿童权利,回归儿童需求与天性,持续地激发、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成为具有旺盛的探索劲、持久的坚持力、独特的表达心、浓重的感恩情的“锦博娃”。

    田园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的梳理提炼,使特色课程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田园趣事,体现了从儿童视角出发的初衷,老师的儿童权利意识明显增强。依托 “田园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锦绣博文这所年轻的幼儿园初尝甜头——教师团队的课程意识和儿童权利意识、管理团队的课程领导力、家长对田园教育理念的认同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威海路幼儿园

    发现童年的 “秘密”

    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天气,孩子们都会穿着小背心、小短裤在操场上运动,然后再去冲淋房冲淋……这是在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常常能见到的场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威海幼以 “三浴”锻炼为特色,通过教科研的手段研究 “三浴”锻炼对孩子成长的帮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色。

    伴随着课程领导力实践,幼儿园将大数据引入学前教育,启动了“基于运动数据实证的项目实践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其中《基于数据分析优化幼儿园运动课程实施策略的行动研究》,重点关注 “基于数据分析,检验课程的实际效果”,完善课程实施策略;《运用信息化过程性数据采集工具解读幼儿学习行为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着眼于“运用工具,辨识幼儿的学习特点”,提升教师对于幼儿学习行为的客观理解和精准描述的能力。为获得真实的数据,幼儿园使用了高科技的三轴加速度计,从运动消耗、活动步数、运动强度这三个指向运动量的核心数据,还原孩子真实的运动状态;运用过程性数据采集工具观察孩子个别化学习的特点,和孩子共同经历学习过程。新技术的使用,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数据,还改变了教师思维方式,辅助教师在自省中提升教育能力。

    南阳实验幼儿园

    让每一个孩子经历自己的学习过程

    “如何立足于以儿童主动发展为出发点的顺应、支持,优化个别化教育策略?”是南阳实幼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关键。通过与专家、教师的对话,形成了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让每一个孩子经历自己的学习过程。

    ——每一个。课程的实施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南阳实幼的课程更全面、更充分地关注孩子在共性发展基础上所体现出的独特性与差异:建构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创设丰富的环境,让儿童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予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灵活进行课程的组织实施,均衡话语权,支持多元表达,体现对 “每一个”的尊重、顺应与支持。

    ——自己的。蕴含着儿童的真实需要,它有两层含义:其一,这种学习过程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南阳实幼给予儿童学习的机会、赋予儿童选择、探究和决策的权利,尝试玩法和内容幼儿自主决定、多主题的同时开展、自由活动日的开展等。其二,这种学习过程的成长和进步,是自身逐步渐变的结果。南阳实幼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建立幼儿发展阶段目标,鼓励自评和他评活动,引导儿童在经历中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证明自己。

    ——经历。指自身或他人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通过自身或他人的经历可总结出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南阳实幼在一日生活中为儿童的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支持儿童与成人、同伴开展有效互动,在不断挑战中增长经历,成为更好的自己。

    儿童本位

    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方位”

    提升课程领导力,并不是强化对幼儿的“领导”,而是体现出对幼儿本位认知的“内化”。

    芷江中路幼儿园

    将幼儿权利“融入”一日活动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以幼儿权利为主体正是当前迫切需要革新的思想与理念,是契合教育改革和幼儿发展所需的关键点。该园秉承“寻找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挖掘“低结构活动”的内涵,力求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尊重与维护幼儿权利,提升教师、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中,由 “教师视角”转向“幼儿视角”,由“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

    低结构活动是以幼儿为主导的活动,活动以幼儿发起为主,活动目标内隐,强调过程,强调游戏,强调幼儿自主建构经验。教师用最基本的环境设计和简单的材料投放,给幼儿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自由探索与发现,表达与表现。低结构课程特色确能体现对幼儿主体权利的尊重,也是促进保教质量持续发展的新视角。

    视幼儿为权利主体,主要包括儿童的参与权、决定权、发展权。在第一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下,该园在一日活动安排与实施中,突出对幼儿三大权利的尊重、理解以及保障,帮助幼儿建立“权利意识”,保障幼儿的权利落地,将幼儿的权利 “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长宁实验幼儿园

    “基于儿童”的课程改进行动

    幼儿园在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二轮)中,开展自选项目《基于幼儿兴趣的“易趣”活动统整设计与实施研究》和必选项目 《基于幼儿经验的课程内容系统化研究》。“源于兴趣、基于经验”的“易趣”活动实践改进,不仅促成了教师聚焦活动价值与目标设计能力的自觉提升,使教师重新审视自身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开启了教师从“为幼儿设计”走向“基于幼儿设计”的改进行动,即基于“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幼儿的基本经验与发展、幼儿的立场与体验”进行活动设计、反思优化设计,努力在教师的“活动目标”与幼儿的“学习方式”之间寻找契合点,追求一种“既能满足孩子与环境互动的行为方式与目的,又能达成教师的活动目标”的设计。团队共经历了11个主题的设计、教师试玩、幼儿试玩、研讨、再设计,各项目研究小组教研次数总和近180次,目前初步形成了11个主题的场馆设计方案。

    “易趣”活动设计的先行实践带动了幼儿园对一日活动的优化改进,以及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完善调整;助推了幼儿园“把想的说出来,把说的做出来”的教师文化;重构了“家长参与”的新模式,使家长从“参加”走向“参与”、“决策”,实质性地进入了合力共育的情境。

    南西幼儿园

    “解读幼儿”促进“放手教师”

    本着持续优化课程的宗旨、带着实证研究的思维方式,也带着对课程领导力提升方法的思考,南西幼儿园开展了必选课题 “游戏课程实施优化的行动研究”、自选课题“游戏课程实施中教师自主性提升的研究”。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人力资源起着核心的作用,而自主性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园方认为,没有专业能力教师则无从自主,而实施游戏课程的最核心的专业能力显然是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于是园方从读懂孩子开始,包括观察儿童——理解儿童——分析儿童——评价儿童发展,并通过幼儿的行为来反思和调整教育教学行为。

    在项目实践中,幼儿园一直提倡“放手”,放手孩子、放手教师,让孩子和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放手在于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赋予专业权利并引领教师的自主发展。“放手”让教师对专家、园长不再等、靠、盼,而是在先思后行、边思边行中发现与解决自己的课程问题,慢慢成长为自己的课程专家。

    儿童发展:提升课程领导力的“作为”

    实现儿童健康生长、幸福成长,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要旨。

    思南路幼儿园

    满足儿童需要

    长期以来,“思优”教育始终坚持把幼儿发展放在第一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持续研究儿童的需要,让教师将眼光真正转向儿童,并逐渐提炼形成了“思优”核心教育价值观,包括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和质量观。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幼儿、家长与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思幼的教师在坚守“思优”理念的同时,其本身的专业素养正面临新的挑战。

    以第二轮上海市提升中小学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为契机,该园聚焦新的命题——为充分满足 “儿童需要”,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满足儿童需要的过程中如何引领并成就教师发展。该园以一日生活中幼儿驱动问题解决为切入口,行动的出发点在于满足幼儿深层次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行动的关键则在于引领教师提高对话的能力。

    安庆幼儿园

    让个性化教育与幼儿共成长

    多年来,静安区安庆幼儿园一直在探讨幼儿园教育如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

    通过参加上海市第二轮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以教师观察故事作为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抓手,尝试创建了“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帮助教师和家长借助观察来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与需求,针对性地提出符合幼儿个性发展需求的各种教育策略。在课程领导力项目推进下,幼儿园逐渐形成幼儿发展评价系列“操作工具”,如评价手册、指标解读提示、观察指引、幼儿个性化成长档案等,便于教师与家长实施观察与评价。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和幼儿的参与,形成了评价实施共同体,实现了项目研究中的互动合力关系。将幼儿与同伴纳入评价主体,激发了幼儿的自我评价意识和积极性,促进了幼儿主动个性化地学习和探究的强大内驱力,使评价能更好地与幼儿个性发展相融合。

    令人欣喜的是,研究成果《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研究》获得上海市基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冰厂田幼儿园

    孩子在心,课程随行

    经过提升课程领导力第二轮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的开展,“孩子在心,课程随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也随着班本化课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体悟,在诸多方面获得了提升,表现在:

    课程思想力之儿童之心的理解——对于幼儿主体地位的正确认识,又成为拥有前瞻课程思想力的基石。这里的儿童之心更指教师为理解儿童之心、尊重儿童之心、在课程中真正为儿童着想之心。

    课程设计力之人文情怀的涵养——教师将自身人文情怀的涵养融入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决策中。如,带着对大自然的情怀,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踏上了“种子之旅”,建造了“种子博物馆”;带着对城市的情怀,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寻“醉美上海”,教师们用自己情怀去演绎课程,去与孩子们的心灵和灵魂共振。

    课程执行力之执着之志的砥砺——在建构班本化课程的过程中,常常会充满许多不确定性,教师常常会遭遇 “挫折”,但教师对于课程实施的执着之志愈发突显。如在班本化课程“变废为宝”中,为了满足孩子们想用各种石头来创作艺术品的意愿,两位老师先后尝试了十多种黏贴和绘画材料,最后找到了最合适的材料。

    课程文化影响力之共同愿景的内化——在促进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中,以班本化课程构建为媒介,引发教师不断内化课程的共同愿景,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积极推动,进而自觉地成为课程的领导者。

    荷花池幼儿园

    视界,我与孩子共可能

    在第二轮提升课程领导力中,荷幼借助小社团艺术活动这个平台,从关注课程本身到关注课程的主体——幼儿和教师,提出了课程理念“视界,我与孩子共可能”:关注幼儿学习品质在小社团中的发展,了解教师的课程视界。两条脉络并进,师幼视界共融,拓展师幼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小社团艺术活动课程是荷花池幼儿园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了12年的特色课程。通过自选项目《优化小社团艺术活动,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以“学习品质”为研究视角,寻找各种文本、调研、实践、专家反馈等证据,在小社团艺术活动中探索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课程内容与途径,并形成了小社团中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价工具和App系统。在必选项目《小社团艺术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优化的循证研究》中,基于证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从而优化小社团艺术活动课程方案。两个项目协同并进,提升教师,发展幼儿,实现由下而上的课程探索,最终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促进幼儿园课程之变革。

    青浦佳佳幼儿园

    让“师幼共生”理念落地

    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当务之急是引导教师明确清晰并贯彻落实 “师幼共生”课程理念。项目研究以游戏活动为试点研究,以撰写共生故事为载体,以现场观摩、故事分享等为手段,通过教师故事文本的分享,诊断教师对于“师幼共生”内涵的理解度,提炼共生要素;通过典型共性问题的辨析,明晰“师幼共生”与“师幼互动”的异同,知晓共生故事并非活动实施故事;通过教师群体教研对话,辐射优秀共生经验,引领教师理解共生的多种范围和内容,进而汇总成《游戏活动中师幼共生理念的体现特征》。

    该园课程领导力提升路径为以课程思想力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同步促进课程设计力、执行力与评价力的提升,重点聚焦在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表现为借助“共生故事”,进一步提升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解读能力,对共生契机的捕捉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丰富四类活动中教师有效落实“师幼共生”理念的经验策略,提高课程设计力和执行力;借助多途径的对话渠道,关注并收集教师日常课程实施中的疑惑和问题,形成支持教师展开个性化问题研讨的机制,提高课程的执行力;通过“共生故事”分享交流和反思评价“共生”理念在一日活动中贯彻落实低效行为与改进策略,提高教师课程评价力等。

    感言

    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最好效应

    ■徐淀芳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优化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形成上海一流教育的重要途径。经过二轮行动研究,目前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课程建设的理念得到了优化,课程意识得到了强化,课程开发得到了深化,校长的办学思路大为拓宽,教师的教育行为日趋现代,学生的成长预期更为实在。

    说到底,提升课程领导力,就是让教育对象在科学、舒适、合理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成长。就幼儿园提升课程领导力而言,让幼儿获得健康生长和幸福成长,就是其最大的价值。因此,幼儿园课程领导力项目,围绕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本位、儿童的本体,进行具有引导性、实证性、可操作性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厘清了正确的走向。事实证明,提升课程领导力,不仅提升能力,而且提升思想,更提升行为。

    让幼儿在提升课程领导力中获得长足、可持续的成长,让教师在提升课程领导力中获得成功、可复制的发展,这是课程建设中的最大财富,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成果将大大丰富幼儿园办学和幼儿教育,令人期待。

    (作者为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