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记者 王嘉旖
高大的花岗岩砌边、嵌有铸铜工艺的木门、砖红色墙面、钢窗、平顶……任凭往来 “车马喧”,新闸路1708号,这座典型的英式老建筑始终隐逸而遗世地伫立如初。午后阳光将梧桐树影倾洒在砖红色墙面,引得路人不由向内探望。细心者不难发现,大门上铭刻着特有的 “通关密码”——海关圕 (音tuān,即图书馆之意)。
这里,正是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海关图书馆,后被称作 “海关楼”,是上海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八十多年来,它作为近代中国海关文化承载者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如今,这座隶属于静安区图书馆、满腹故事的老建筑被打造成一个以海关文化为主题的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并以其个性化的专题类馆藏、丰富有趣的书友互动等,在这个书香满溢的新时代吸引更多市民来沉淀过往、品鉴未来。
诸多细节留住“历史脚本”
上世纪30年代,上海一共有五座专业图书馆,但拥有独幢大楼的只有海关图书馆。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主事者专门聘请国外设计师设计这栋建筑,最初的定位是建设成为海关内部最好的档案馆,同时也是中国最好的有关经济、财政方面的资料图书馆。据 《上海图书馆史》记载,短短数年内,海关图书馆广泛搜罗书籍,至1933年底已收藏中西书籍约1.6万册。
置身这幢英式风格建筑内,过往时光扑面而来,随处可寻获上世纪独有的年代记忆和历史细节。如今,经修缮的海关图书馆依旧保留了许多当年独具巧思的设计:门楣处的沙船图案、门把手的缆绳样式,以及大门口的 “海关圕”三字,等等。
这个 “圕”字,是由我国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于1924年发明的,以“圕”字替代 “图书馆”三字。
进入馆内,循着古色古香的木质楼梯拾阶而上,还有一部珍贵的老式送书电梯。工作人员要手动把外侧的铁栅栏带上,再摁楼层键启动。数十年来,这部小小电梯成了工作人员的好助手。许多书籍分量十足,电梯帮助工作人员将书籍轻松运抵相应楼层。如今,这部仍在运行的老式电梯,也吸引了不少粉丝前来参观。
特色馆藏牢牢吸引专业读者
海关图书馆,顾名思义,应该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海关资料,各种海关统计材料、图表完整齐全。数十年来,这些特色的馆藏书籍吸引了不少研究人员前来查阅参考。据 《上海图书馆事业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海关图书馆附近增加了一些为躲避战火而迁来的大专院校,因此,学生读者骤增。海关图书馆当时还与校方联系,为在校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课题文献服务。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海关图书馆原有馆藏大部分已运往北京,分存在海关总署档案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如今,位于静安区的海关楼内还藏有1000册左右的海关主题特藏书籍,其中,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 (1860-1949)》等多部近代海关史料丛书由馆方花费重金购得。这些此前在国内甚少见到的珍贵文献资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了解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对外交往的历史情况。
“普通读者很难有渠道查阅海关史料,一些档案馆的查询手续十分繁琐,即使是研究用途也未必能顺利借阅到。”静安区图书馆副馆长韩怡星告诉记者,海关楼的海关特藏书籍很受那些有研究需求的学生、学者的喜爱。为此,静安区图书馆还与上海海关学院合作共建 “国际海关文化交流基地”,吸引了不少海关专业学生前来参观。
源源不断注入文脉生气
尽管面积不大,但海关楼这栋安静美好、有着独特气质的小楼,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不可替代的地标——不仅在行业内首个设立名人作家书房,还以海关文化为主题,打造出一个集纳各类文献资料的学术交流平台,“输出”图书馆的丰富内涵。
海关楼三楼设立了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书房,将他写作出版的图书、手稿,以及朋友所赠的礼物都放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这个原本专属于作家阅读写作的私密空间,如今通过海关楼这一平台,与更多市民产生了联系。小型讲座、沙龙、研讨会……这里成为全新的阅读空间,更多普通市民在此度过了与文人作家们共同徜徉书海的美好时光。
著名作家王安忆曾这样寄语:“这里,赵丽宏书房只是小小的一个格子,就像一盏小灯,辐射光亮,给读书人照明。”
同时,为了凸显图书馆的“海关”特色,这里还会定期举办海关讲座、海关展览、海关论坛等,来自海内外的海关专家和学者回顾中国海关的过去,也为未来发展出谋划策。静安区图书馆馆长濮麟红透露,当下,静安区图书馆正积极构建一个海关历史文献数据库,希望让更多读者通过微信、网站等新媒体渠道了解海关楼。海关楼也会继续同上海海关、上海海关学院等各部门加强协作,通过不定期举办讲座、沙龙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海关文化,也让海关楼成为更多市民工作、学习和生活之外愿意徜徉逗留的第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