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祎遐
近来,延安西路的 “上生新所”通过保护修缮,与新文化、新媒体等业态嫁接,当年的名人别墅、俱乐部等历史建筑成为时尚打卡地。这个案例再次说明,旧城、历史建筑蕴藏着上海文化的基因密码,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藏,也是打响 “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
讲有特色的故事
成功的旧城改造都是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出发,将旧城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街区等各种能够留下城市历史故事和记忆的特色街区进行主题式改造,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将历史风貌景观与现代功能业态相结合。通过具体情境分析和针对性改造开发,人们遇见的,将是一座座有故事的建筑和文化地标。
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各具特色。建筑正是文化的载体。将旧城依据当地本真特色进行主题式改造,或是城市原真生活情境体验主题,或是文化创意主题,拒绝脸谱化的旧城改造,让每一栋旧建筑都能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化标签和形象标志,才能沉淀历史,让建筑的形象更加鲜明,唤醒人们去了解旧城背后故事的动机,加深对各类特色文化的印象。
激发旧城新活力
许多文化创意产业集中于旧工厂、旧仓库,不仅因为早期租金低廉,更因为老厂房、老仓库内部开阔宽敞,可以随意分割、重新布局,促成了一种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维架构。原建筑外部的美学特征被保留下来,而内部经由人们的改造,将现代材料和设施设备以艺术手法布局其中,为创意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传统元素与新元素混合运用,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又满足新规划用途的需求。不论是餐饮、艺术工作室还是办公空间,都没有被生硬地定义。旧建筑内部的现代活力由改造者定义,使得一个老空间磨平其曾经被赋予的意义,沾染上新主人的味道与气质,产生新的灵魂与活力。UNDEF/NE便位于M 50艺术园区的一个角落里,在保留旧厂房的构建基础上,通过开阔的空间陈设,不仅是一家咖啡馆,也不仅是一家画廊,而是一个创意空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甚至经常成为电影拍摄场地,在人的作用下,实现了旧厂房的价值再生。
可见,保护旧厂房、老建筑并不只是维持现状或修旧如旧,而是挖掘出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地方特色,融合现代的、时尚的创意元素,结合城市的发展目标进行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合理开发拓展这些空间的功能,这必能推动上海由 “效率都市”向 “活力都市”转型。
与新兴业态嫁接
商业在旧城改造中承载着丰富的内容和多变的形态,引入新的业态是旧城改造后构建人与人之间交往节点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新文化、新媒体等业态嫁接,老建筑变身社会公共空间,这也正是空间共享新业态、体验式业态发展的大好机会。就像暖流和寒流交汇地带定是极大的捕鱼场,城市最活跃的经济和文化存在于物种丰富的状态下,城市价值的再创造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碰撞,而改造后的旧城恰好能提供这样的平台。这个平台满足的不仅仅是逛、吃、买的需求,而是渐渐成为人们互动、情感交流的全新生活空间,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和情感诉求的抒发。
旧城改造要维持长足的发展后劲,需营造差异化的氛围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感、增强参与度,让人们有限的时间更具价值,让时间变 “慢”。老洋房、老厂房具有先天优势,因其突破了购物中心 “盒子”的形态,打破千篇一律的商业动线,依托文化底蕴、工厂文化进行设计,配合园林、场景的营造,加以沉浸式体验,即可跳出同质化改造的怪圈。例如 《Sleep No M ore》这类沉浸式剧目入驻上海老洋房,满足了人们互动需求和情感体验,这便是旧城改造与新兴业态的成功嫁接。
上海国际饭店曾被视为 “高耸入云”的奇观,如今在摩登大厦的环绕中却显得如此 “矮小”,但那厚重的身姿在玻璃幕墙上映射出新建筑无法比拟的文化底蕴。正如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原主席乔治·弗格森所说: “城市当然可以修建世界最高的楼,但最高纪录也只能保持一两年而已,很快就会被更高的楼代替而不存在独特性,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则不会消失,只会历久弥新。”因此,我们要让历史建筑与新建筑在对话中焕发出符合新一代认知的元素和符号,全力打响 “上海文化”品牌,激发上海城市更新的新动能。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