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在妈妈肚子里仅住了26周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人间,脆弱的小生命危在旦夕。昨天下午,一对超低体重龙凤胎早产儿从江苏省淮安市转运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这是长三角新生儿空中救援通道的首次运行,也是上海首次新生儿救援空中转运。
前天上午,淮安市一位孕26周的30岁妈妈突然出现早产迹象,赶紧前往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对低体重龙凤胎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妈妈肚子里的26周,远远不够孩子达到生命安全的要求。先出生的是一个女孩,体重只有750克,后出生的是一个男孩,体重略重,但也只有950克。两个孩子只有“巴掌大”,情况并不好,弟弟由于晚出生,缺氧症状更明显。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抢救设备相对薄弱,作为上海新华医院泛长三角联盟医院单位,遂向新华医院求助,希望可以转运两个早产宝宝。新华医院是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之一,也是全国围产医学的主委单位,十年来已成功抢救了大量低体重、超低体重新生儿。
从淮安到上海有400多公里路程,车运需要五个小时,而且路途的颠簸对如此低体重的新生儿来说更是危险。◆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此时,两家医院想到了空中救援,便立即与上海金汇空中救援联络,准备紧急启动空中转运。
在空中救援准备的过程中,新华医院连夜派出新生儿科副主任夏红萍主任医师赶赴淮安,帮助孩子们渡过生命的第一个夜晚。昨天凌晨1时20分,夏红萍赶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刻未停就开始为两个小宝宝做评估。“两个孩子都有缺氧情况,感染指标也比较高,我们力争把两个孩子都转到上海治疗。”她说。
昨晨,新华医院新生儿科派出谢利娟主任医师、谭金童主治医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严洁护士长及一名护士前往直升机起飞点。执行本次任务的是金汇通航AW139专业医疗构型直升机,这是一架中型双发直升机,机舱内备好了救援保温箱和呼吸机等设备。
这是一次争分夺秒的接力救援。
14时48分,救援直升机降落在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旁一所小学。当新华医院新生儿科两组医护人员在淮安汇合后,将两个小宝宝的情况和直升机救援条件等情况相互进行了沟通。
16时04分,救援直升机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起飞前往上海。
17时40分,救援直升机降落上海市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地面救护车将孩子与医务人员短驳至新华医院。
17时55分,超低体重早产双胞胎宝宝到达新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评估,新生儿科主任张拥军说,转运过程顺利,两个宝宝生命体征比较平稳。
张拥军表示,这对早产儿转运成功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过感染关、呼吸关、营养关等关口,医务人员将密切关注孩子的状况,帮助这两个巴掌大小的孩子顺利渡过一个个生命难关。
为确保孩子在转运中的生命安全,需医务人员在机上轮流给予按压球囊给氧等操作,所以机上宝贵的座位都留给了医护人员,孩子的父母正借助其他交通工具赶赴上海。
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介绍,组建于2015年6月的新华医院泛长三角医院联盟目前成员单位已增至25家,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签约加盟。三年来,成员单位在学术交流、人员培训、远程会诊、患者转运等各方面开展了诸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