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
11
笔会

八寸豇


    高明昌

    八寸豇豆,母亲叫它八寸豇,省略了一个字,反正大家都听得懂。

    以长度命名的豇豆,第一次听到。长豇豆比八寸豇豆长一倍,也没人叫它十六寸豇豆。

    反正不能用颜色来命名——八寸豇绿色的居多,但也有红色的,红得不艳丽;还有黑的,有点青紫。我没有听到母亲说这是红豇豆、这是黑豇豆的,依旧叫着八寸豇。

    不管颜色,也不管长度,从豇豆的结结朝上看,我发现所有的八寸豇,它们的茎、干、枝、叶的颜色倒是全部绿色的,并没有因为豆的颜色不同而变换颜色,感觉豇豆与豇豆的 “树”是分开着生长的。

    豇豆秧苗是要往上攀援的,它们喜欢将自己的身体缠在什么上面,缠好后再将自己最嫩、最鲜的枝头伸出来,朝上望去,像是要问天。所以所有的豇豆都需要棚架。我们地里竖插着的棚架比人高出一个头,下面大,上面小,像个三角形,底座宽宽的,很是稳扎。棚架的外围全是绿色,人走过,闻到一股青草的气味,非常浓烈。

    绿色的八寸豇炒酥后,绿里带青,基本是原色。

    红的黑的豇豆呢?炒了以后,却没有保持本色,都成了绿茵茵的样子,看起来这保持本色不管对谁都很难。这原先的颜色去了哪里?看碗里的一点汤汁,汤汁也是绿绿的颜色,只是很淡、很浅。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变颜色?豇豆无言,只好自己想去。

    按照母亲的说法,长豇豆最早,长豇豆吃得有点倒胃口时,八寸豇豆就来了,这一来,红豇豆可以吃几次,黑豇豆也可以吃几次。吃是一种心境,颜色一变,就以为自己天天吃的豇豆是不一样的豇豆。不过口味的确也有些不同,八寸豇比长豇豆要粗,但是吃口更糯。

    所有的豇豆都在一个节气里播种,但哪一天播种,日子是不同的,因此生长、成熟的时间就有先后。所以母亲在菜园里,东、南、西、北各建造了一堵应时的棚架,这堵绿了黄了,那堵黄了绿了,反正菜园就一直绿着。

    最小的姊妹劝过母亲,不要搭棚了,让豇豆长在地上吧。母亲听了就来气,说豇豆就是婴儿,地上爬爬,爬了几天后,就要站起来,不搭棚行吗?继续加固棚棚的母亲神情很严肃,乐此不疲。

    豇豆吃多了,想着换花样,就想到了吃点秋葵。今年,母亲种了两种秋葵,一种是从头到尾都是绿色的秋葵,一种是除了叶子以外都是紫红的秋葵。紫红的秋葵树长出来的是红的,绿色的长出来的是绿的,两种秋葵放在篮子里,红绿交叠在一起,有点夺目。

    放在锅里一蒸,起锅了,吃饭了。往碗里一看、一惊:所有的秋葵是一个颜色——淡淡的、浅浅的、嫩生生的绿色。看着,就觉得绿色最坚强,热炒、水滚、气蒸,就是不变色。

    但母亲告诉我,这红黑豇豆老了以后,煮了也不变色的。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