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
8
教科卫;专题

眼下,上海已有55所高校、172所中小学陆续加盟上海市校园田径联盟——

看!校园里走出了这么多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大同中学的
丁佳怡在参加跳高比赛。
华东师范大学的虞佳如 (中)是一枚正在跨栏项目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婷获得了今年出战亚运会的机会。

    身材高挑,面容清秀,华东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陈婷一上场,立刻引来一阵欢呼声。在今年6月16日举行的2018全国田径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上,女子三级跳远项目选手陈婷凭借第六跳13米79的成绩逆转夺冠。在刚刚公布的2018年印尼雅加达亚运会名单上,陈婷的名字赫然在列。

    在上海,从校园里走出来的田径苗子不胜枚举。如何为喜爱田径运动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提高运动技能的舞台?2017年,秉承“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工作,扩大本市“体教结合”成果,上海市校园田径联盟在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在联盟建设的基础上,有天赋、喜爱田径运动的学生找到了发展兴趣的良好载体。这些从校园里走出的田径“苗子”不仅体育好,学习成绩同样令人称赞。从田径场上,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的体魄,还有永不服输、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

    爱田径,天赋助他们登上领奖台

    陈婷与体育的 “缘分”可以追溯到12岁。小学时,陈婷就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大截,也是学校运动会的主力队员。她的运动天赋被区体校的老师看中,从此走上了半专业的体育生涯。她很快打破了区、市、省三级跳远纪录。2016年达到参加世青赛的成绩标准,代表中国队参加世青赛并拿下了三级跳远冠军。2018年,陈婷顺利进入国家田径队集训,并代表中国队参加亚洲田径运动会。

    陈婷的校友、华东师范大学大一新生虞佳如是一枚正在跨栏项目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我在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拥有了满满的成就感。”11岁起,虞佳如开始了运动生涯,她的教练正是曾经带出了刘翔的国家级教练孙海平指导。

    沪上中小学也纷纷加入上海市校园田径联盟。上海市大同中学的丁佳怡和李自得都对跳高“情有独钟”,他们也是从上海市校园田径联盟走出来的天赋型选手。

    大同中学高三学生丁佳怡是一名国家一级女跳高运动员。她的运动历程始于四年级时参加的一场比赛。彼时,只有10岁的她被何明新教练收入麾下。从2013年开始,丁佳怡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女子跳高冠军;在今年的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上,丁佳怡站在了女子跳高的最高领奖台上……

    同为大同中学的高一学生李自得则是活跃在男子跳高场上的运动员。小学四年级时,李自得有机会跟随何明新教练进行跳高训练。“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其实真的很辛苦,但一想到能与自己喜爱的跳高朝夕相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今,李自得已多次斩获上海市跳高冠军,还是2017年全国少年跳高第四名,也获得了“上海市最佳运动员”的称号。

    目前,上海已经有55所高校、172所中小学陆续加盟校园田径联盟。联盟在逐步构建赛制稳定、结构科学的 “四级”竞赛体系,并进一步发展会员,预计在五年内全面覆盖全市各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团体会员数超过360所学校,注册参加各级竞赛的学生运动员人数总计突破15000人。

    他们都是 “考试满分型”体育达人

    田径场上是冠军,平日学校里,他们也是别人眼里的 “优秀学生”。丁佳怡便是其中一位, “单纯四肢发达的运动员是走不远的,会用头脑的运动员更容易站上最高领奖台。”

    丁佳怡从四年级起参加跳高训练,到初中时就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耀眼的体育成绩之外,她的文化课成绩一样优秀。2015年,丁佳怡在全国田径锦标赛运动员文化考试中,她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文武状元”。 在学校里,丁佳怡的老师们都对她交口称赞。在高强度训练后,她第二天上课状态依然很好,不仅听讲认真,还会积极举手提问,与任课老师互动频繁。 “她的注意力很集中,这样才能很好地应对裁判员、观众等场外因素。”教练何明新说,在平时训练中,丁佳怡始终注重将数学的理念运用到跳高训练中。 “跳高涉及物理上的力传递、数学上的抛物线,以及丈量步点及弧线等知识,在训练讲解中给她引入数学、物理知识,不仅能够让她更有兴趣,还能让她更好地理解这项运动。”

    会跳舞、会弹钢琴,还是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跳高冠军。徐晶玲有着与众不同的双重身份:我是一名在校学生,同时是一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因为成绩优秀,徐晶玲被大同中学录取,成绩一直保持年级中上水平。在体育训练和学习之外,她还考取了钢琴演奏级,后在钢琴比赛中获上海市金奖、全国铜奖。

    绝不在文化课上落下,是校园里的田径达人们达成一致的看法。 “把作为运动员的聪慧、毅力投入到学习中,跟上班里优秀同学的脚步。”刚刚步入大学校园,虞佳如在文化课上对自己要求颇为严格。通常,虞佳如的训练时间都在上午,选课时,她就尽量多选择下午的选修课。

    刚刚过去的学年对于陈婷而言也是体育、文化课 “双丰收”,因为成绩优秀,陈婷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二等奖学金。

    要做身体和精神的 “双料强者”

    了解陈婷的人都说,与一般同龄的小姑娘相比,她是一个特别 “独立”的人。陈婷将这种 “独立”归功于多年以来从事体育运动。因为常年参与世界大赛,陈婷走过许多城市和国家。 “如果我不走田径这条道路,在现在这个年龄,我的眼界是不会这么开阔的。”

    在教练孙海平的眼里,每一个在田径场上获得成功的运动员,背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更是需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多年参与跨栏项目的锤炼,虞佳如阳光自信,很是健谈。但若聊起关乎人生、关乎未来的话题时,她又显示出了同龄孩子所没有的成熟冷静。“在田径场上流过汗努力过未必会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而不努力什么都没有。”与陈婷一样,虞佳如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更是从比赛中学会了如何独立。

    丁佳怡总说,是田径塑造并磨练了现在的她,一步步向前,她越来越能感受田径的魅力。 “训练是艰苦的,每一次的跌倒,都激发了我不断进步的决心。”丁佳怡感激身边人的关注与关心,她收获了荣誉与成长,更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师徒情,感恩田径。

    李自得则说,经过多年训练,他的体质更健了,很少生病;他的灵活性更好了,遇事能随机应变;他的毅力更坚定了,不会轻易放弃!

    下一步,上海校园田径联盟将进一步推进构建 “竞赛、培训、集训”的三维发展体系,迅速活跃校园田径氛围。截至今年上半年,校园田径联盟已经成功举办了 “上海市中小学田径教练员培训班” “国家二级田径裁判培训班”等高水平培训活动,国家田径队孙海平教练等名师来到校园中为老师进行指导。

    未来,校园田径联盟将严格遵循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大力开展校园田径运动,构建完备、专业的校园田径竞训体系,为培养校园田径优秀人才,提高上海校园田径竞技水平不懈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体育高水平人才,从学校走出,走向世界领奖台。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