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11日 星期六
6
经济观察

“老牌新店”

老字号 新机会


    ■本报记者 徐晶卉

    过往十多年,大富贵酒楼一直习惯了它当年独创的 “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的传统模式,一家家老餐厅位居街道的拐角处,每天迎接着熟悉的客人和陌生的过路人。

    但有一天,一家大富贵酒楼忽然 “基因突变”:它想要 “返老还童”,于是把自己的 “身体”从几百平方米 “浓缩”到几十平方米,从老街道搬进了新零售的店铺,想要在陌生的地方迎接更年轻的客户。

    这个 “老牌新店”是个试验品,有着137年历史的上海大富贵酒楼如何运营 “新物种”餐厅?本报记者做了独家跟踪。

    大富贵的 “焦虑”

    与出生不到两岁的盒马相比,上海大富贵酒楼的辈分够格做“太爷爷”。早在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邵运家等人在原老西门开了一家 “徽州丹凤楼”,这是大富贵的前身,算起来已有137年了,是上海历史最久、名气最响的徽帮菜馆。

    经历百年沧桑,大富贵目前的经营状况其实不错:它是为数不多仍在不断开店的上海老字号。目前,大富贵在上海共有28家店,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区,它甚至准备找地方建第二家中央厨房——因为店面扩张,原有的中央厨房有些不堪重负了。

    但这家老字号品牌仍然很焦虑——焦虑“被时代抛弃”。十年前,大富贵在全国首创“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的经营模式。所谓“两室一厅”,是指点心外卖、卤味外卖两个窗口,以及一个吃饭的堂口;“三室一厅”则多出了依托中央厨房的半成品厨选。“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的优势在于明厨亮灶,后厨的操作一目了然,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理念。

    “十年过去,现在‘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的模式已被广泛复制,我们若没有发展,就相当于倒退。”大富贵副总经理曹彧说得很坦诚,大富贵虽然在老字号里算得上发展迅速,但是跟不上新消费的节奏,跟不上像盒马这种新业态的发展速度。

    大富贵想要改变,要走一条新的路,于是想到了与盒马合作。

    寻找拳头产品

    曹彧研究过大富贵的瓶颈:28家门店数量不算少,但每家店的辐射圈很小,客户以街坊为主。一言以蔽之,产品是好的,但难以传播,难以找到更年轻的消费者。

    入驻盒马能够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盒马的消费客群以“80后”“90后”为主,符合大富贵的期望。但问题又来了:盒马每个铺头只有30平方米,最多只能提供30种产品,而大富贵的菜单上起码有100多种产品,如何取舍?如何选取拳头产品?这感觉就像是重新让大富贵“思考一次人生”。

    在与盒马多次沟通后,大富贵决定把上海传统小吃锅贴作为拳头产品,搭配红肠、牛肉等产品,形成新的套餐。“上海没有好的锅贴,年轻消费者甚至搞不清楚锅贴和煎饺的区别。”曹彧说,大富贵想把最传统的东西留下来,于是聚拢了仍在一线手工操作的老师傅。

    为了能在盒马打响新零售的 “第一炮”,老师傅们组织了多次研究和试验。从传统工艺上讲,锅贴的揉面、发面很讲究,一盘里面放多少个也很讲究,否则粘在一起就很容易破皮,相互影响口味。此外,盒马店铺与大富贵自己的门店环境并不同,盒马的现场制作是用电而不是用煤气,这使得火候需要重新调整,以达到最佳口味……

    从大富贵位于星宝店的门店经营情况看,产品得到了新消费群体的点赞。“目前我们还在爬坡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未来如果尝试成功,我们可能还会跟着盒马走出上海,在全国其他城市落脚。”

    线上线下两只脚

    在遇到盒马之前,大富贵的数字化几乎是零基础。最深入的接触,应该是和美团点评、饿了么合作,接受外卖配送。

    “零基础”未必没有机会。盒马鲜生CEO侯毅曾经指出,在盒马的零售业态中,线上销售的占比已经远远超越线下销售,这使得盒马鲜生的坪效是传统商超的3—5倍。他更是预测认为,餐饮零售化已经成为新消费时代的显著特征和趋势,在消费者“更健康、更美味、更方便”的新需求下,新零售和新餐饮融合的未来,想象空间不可小觑。

    作为率先在上海试水的 “老牌新店”,大富贵正在研究盒马的线上下单模式,这其中有一系列问题:肉汤如何保证和店里吃到的口感一模一样?锅贴皮薄是“易损体质”,食品包装如何让它送到客户手上,仍能保证汤汁不漏?曹彧透露,目前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或在不久后就能实现盒马线上下单。

    在老餐饮与新零售的碰擦中,让人惊喜的一点是,员工的能动性被重新激发了出来。如今,大富贵专门负责盒马门店的店长,天天在钻研道路测试、食材储存方式,从上到下都敢于尝试,敢于探索。曹彧希望,随着未来数据的进一步开放,大富贵能够根据数据的变化来进行新产品和新口味的研发。

    正如负责“老牌新店”项目的盒马鲜生商业合作总监陆磊宁所说,新零售和传统零售之间的关系并非 “零和游戏”,而应该是“共赢”的关系。当大富贵们愿意和盒马合作,他们正在寻求的是怎样接近年青一代的消费者,通过盒马平台的赋能,帮助老品牌完成自我迭代、自我革新的使命和愿景。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