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综合新华社消息,多名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官员27日披露,美国近几个月正与中东盟友商量,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蓝本,打造所谓 “阿拉伯版北约”,以牵制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这些官员说,这一军事联盟处在设想阶段,暂定名称是“中东战略联盟”,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即“海合会”6个成员国以及埃及和约旦。这一联盟旨在加深成员国家在导弹防御、军事训练和反恐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官员说,结盟旨在建立地区反导防御系统和升级军备。
知情人士披露,相关国家领导人暂定今年10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议,讨论组建同盟一事。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一名发言人介绍,美国正与相关国家讨论这一设想“并且已经讨论了几个月”。按照发言人的说法,“‘中东战略联盟’将成为抵抗伊朗侵略、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堡垒,给中东地区带来稳定”。
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访问沙特阿拉伯以前,沙特方面提议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结盟对付伊朗,只是这项提议没有能立即付诸实践。
事实上,所谓“阿拉伯版北约”概念并不新鲜。美国政府先前多次试图打造类似联盟,都没有成功。例如,2015年,美国在埃及洽谈组建“反应部队”,由埃及、约旦、北非国家和海湾国家贡献兵员,编制大约4万人,指挥架构类似北约,费用由海合会提供。然而,碍于地区紧张局势以及地区国家间纠纷,这支部队组建失败。
美国现在力推的“中东战略联盟”面临同样挑战。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和巴林去年6月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断交风波持续一年多,涉事国家没有显现回旋迹象。多名知情官员说,沙特和阿联酋正试图打消美方顾虑,声称断交风波不会影响 “中东战略联盟”的组建。
针对美方军事施压战略,伊朗一名高级官员27日说,“美国及其盟友正以维护中东稳定为借口,煽动地区紧张局势”;这种做法只会“加深伊朗、伊朗地区盟友以及美国所支持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
美国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要求重新谈一份协议,以此迫使伊朗停止所有核计划、切断对黎巴嫩真主党等武装的支持。伊朗拒绝美方要求。美国对伊朗石油下“封杀令”,威胁对买伊朗原油的国家实施金融制裁。伊朗不甘示弱地回应说,如果无法出口原油,伊朗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让其他地区国家同样别想出口原油”。
两国紧张关系引发媒体揣测。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一则报道暗示,美国可能会对伊朗“动手”。报道援引澳大利亚官员的话称,美国可能最早下个月轰炸伊朗的核设施;英国和澳大利亚情报部门将帮助美方确认伊朗核目标方位。
27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五角大楼召开的记者会上被问这一报道。他回应说:“我不知道这家澳大利亚媒体从哪里找到的信息。我确信,这不是我们眼下考虑的事情。我认为这纯粹是杜撰。”
在被问及美国对伊朗政策是否寻求政权更迭或崩溃,马蒂斯同样直截了当回答说: “我们没有制定这样的政策。”他说: “我们需要他们改变举止,他们的军方、情报机关和代理人可以形成不少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