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27日 星期五
6
办好进口博览会;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留下精品实体,更要塑造文化精神

——上海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许丽萍谈进口博览会市容环境整治提升


    ■本报记者 徐晶卉

    7月底,上海市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丽萍跟随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走访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一个多月前,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她刚刚参观了进口博览会部分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及街容街貌。一前一后有了清晰对比,许丽萍看到了城市的更新速度和更新质量。

    她认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契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上海的城市面貌提升一定要着眼长远,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瞄准科学长效、可持续发展、生态治理目标,建设精品工程,更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不仅要留下一些精品的实体,更要塑造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时间紧、标准高,需多维度思考和精细化管理

    通过对比,许丽萍能感受到一些微小之处都在有机更新。比如仙霞西路迎乐路口的 “边角料”,过去是脏乱差的地方,现在变成了绿地,旁边的河道也整治一新。

    对比2010年上海世博会,许丽萍认为,上海筹办进口博览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时间短、任务重。八年之前,世博会场地是一片区域的整体开发和协同,进口博览会则是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整治和适度改造来实现的,它并非一张白纸,难度更大。

    如今,城市各处的配套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项目都已进入紧张施工期。许丽萍认为,进口博览会“对标一流、体现双最、优于世博”的高标准不能改变,它将进一步擦亮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名片。例如,进口博览会周边核心区域架空线入地将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入地的质量要确保精品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持续使用。

    在许丽萍看来,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她为此建议,借进口博览会之机,将城市各处的标识统一起来,比如设置于不同区域的垃圾箱究竟应该按照干湿标准区分、还是按照是否可回收标准区分,应当根据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最新要求落细落实,进口博览会示范区的垃圾分类做法可起到示范效应。

    把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协同精神留下来

    在虹桥机场东区的区区交界处,围场河正在清淤。许丽萍在现场详细询问了河道整治的过程,得知有关方面将通过水岸联动、清淤种草、生态放水的生态修复方式进行综合整治时,她点头说:“我更加关注河道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河道设计,一定要从根本、从长远着手来解决问题。”

    无论是河道生态修复还是环境整治,无论是高架线入地还是垃圾分类,许丽萍认为,进口博览会在环境整治、生态功能提升、便民服务的过程中,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种经验还要经得起考验,不能是今天花好看水清澈,过段时间就花凋谢水浑浊,更不能重复依赖政府的公共资源。所以,城市配套建设和市容环境提升,一定要从科学长效、可持续发展、功能提升的角度加以考虑。

    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之后,上海留下了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比如后滩公园、世博展馆等硬件设施,以及城市志愿者的运行机制、“小白菜精神”和很多感动的故事。许丽萍建议,在进口博览会市容环境整治过程中,同样应该把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协同精神留下来。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