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
11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无敌江景”铺陈历史与未来


    用当下的一个流行语形容——滨江大道,站在了浦江风貌的“C位”上。

    一江之遥,疏朗开阔,滨江大道对岸的景观线贯穿北外滩滨江绿地、外滩观景大道、十六铺码头等标志性区域,可以看到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恢弘大气的“亚洲第一钟楼”上海海关大楼,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楼齐肩并列,相得益彰,展开了外滩永不闭幕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几十幢大楼风格迥异,涵盖了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古典折中主义、装饰艺术派等多种建筑风格流派,好比是一部立体的全球美学教科书,共同绘出了一道错落有致、古典优雅的天际线,见证了近代上海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中国通商银行(今“外滩6号”)曾是第一家中国自创的商办银行。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今“外滩15号”)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上海最早筏式基础的建筑,也是第一幢用瓷砖贴面的建筑,颇为引领时尚。而“白墙红腰”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曾是上海最早使用电梯的建筑。而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肯德基就开在外滩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上海这座城市始终勇立潮头,走在发展前沿的精神,在这些建筑的历史细节中可尽情触摸。

    它们是最经典、最有上海标识度的历史建筑,读懂它们,也就了解了一座城市的珍贵的人文遗产。

    丰富的沿江景观,讲述的并不只有过去的故事。现代商业的活跃气息,正如竞相拔地而起的高楼,奏响着改革发展的蓬勃乐章。交通银行大厦、外滩soho、世茂国际广场、“十六铺”黄金水岸上矗立的BFC外滩金融中心等争奇斗艳般地展现着自己的高度与现代之美。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大厦的外立面折射出流光溢彩的美感。其中还有一幢“会跳舞的房子”——复星艺术中心,建筑外立面有三层金色的可转动幕帘,幕帘每天会在固定时间配合音乐定点转动,既如中国古代帝王的冠冕,又似拨动的西方竖琴,成为外滩十分夺人眼球的一处所在。

    这些建筑代表了上海的今天和明天,阅读它们,也就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奋斗史。

    可以说,走在滨江大道上的每一处,都能留下一张美轮美奂、大气磅礴的城市明信片。

    凭栏而立,黄浦江上的游船、货船穿梭如织,与远处的建筑群形成流动与静止的对话,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产生一种移步拾景的意境。与此同时,在滨江大道的某些临岸水域,还巧妙地点缀着丛丛芦苇。江风习习,芦苇温柔起舞,每当海鸟盘旋,一种天地沙鸥般的疏朗意境荡漾开来,为摩登时尚的上海又增添了几分东方禅意。随着上海的“蓝宝石天”渐渐变多,在这片灵动的滨水景观线上游览上海,将成为不亚于迷人夜景的绝佳体验。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