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14日 星期六
5
要闻;综合

上海公安切实提升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工作实效

严打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


    ■本报记者  何易

    前不久的一天,家住普陀区万里小区的徐先生接到所谓 “中国通讯局”的电话,称其名下刚办理了一张电话卡,该卡发送了1.2万条诈骗短信,已有人上当,对方要求徐先生去宾馆和通讯局领导进行保密视频通话。随后电话被转接到 “北京市公安局”,一个自称 “梁警官”的人表示,徐先生还牵涉重大案件,要在电话中对他做一份笔录。徐先生一听,觉得警官办案,都要做笔录,对方十分规范,可能真的是警察。原本徐先生已准备按照骗子指示将自己银行卡内的10万元转入所谓的指定账户中,所幸被接到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指令后上门的民警劝阻,此时徐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已深陷骗局。民警告诉徐先生,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中通报案情,也不会通过微信、QQ发送通缉令,不会要求进行转账汇款的 “审查”,更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做所谓的笔录。

    冒充 “公、检、法”实施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危害最大的一类,而煞有介事的 “电话笔录”是其中最具欺骗性的一个环节。据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51.53%、183.52%。

    为切实提升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工作实效,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于2018年5月1日起启用 “962110”号码作为中心防范劝阻电话和短信统一专号。截止到5月31日,累计拨打劝阻电话18193次,已劝阻潜在被害人10861人。

    市公安局表示,将充分发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案件受理、查询、封堵、查处一体化的机制优势,加快推进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升级扩容建设,不断拓展潜在被害人预警数据信息;固化潜在被害人联动劝阻、事后回访等工作机制,最大程度提升拦阻成效;持续深入开展案件接报、涉案资金紧急冻结止付、潜在被害人的防范劝阻工作,始终保持对电信诈骗犯罪活动高压严打态势,有效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