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老师,旧家电、旧手机是什么垃圾?”“是可回收物。”“我养的花草枯死了,属于什么垃圾?”“草木会腐烂,是湿垃圾。”在延河中学“爱心暑托班”,50分钟的垃圾分类课程一结束,孩子们立马围拢在老师朱逸飞身边,抛出“十万个为什么”,满是疑问和好奇。
记者从团市委和市绿化市容局日前合作启动的2018上海青少年环保志愿者集中行动暨生活垃圾分类社区宣传实践活动获悉,为引导全市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今年暑期,遍布全市的509个“爱心暑托班”增设一门特殊课程——如何分类生活垃圾。而在下学期,更多青少年有望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分类垃圾。
组建社区志愿讲师团
为准备此次青少年生活垃圾分类社区宣传实践活动,团市委依托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面向社会招募60多名青年环保志愿者,联同市绿化市容系统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共同组建上海青少年生活垃圾分类社区志愿讲师团。今年7月至8月,志愿者将把垃圾分类课程送到全市500多个 “爱心暑托班”办班点,让更多青少年直接学习、实践垃圾分类。
“什么是垃圾?垃圾为什么要分类?有哪些分类标准?分类的益处是什么?不分类会有哪些害处?小朋友们可以做些什么?”当朱逸飞抛出这些问题时,“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都打起精神,听他娓娓道来。朱逸飞本职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也是本次招募的60多位青年环保志愿者之一。“其实,很多孩子对垃圾分类的观念和认知还停留在卖掉回收和不能卖掉的层面上,我教他们按照四个类别细分垃圾,对孩子、家庭以及
生态环境,都非常有意义。”
动员更多市民更深层次参与垃圾分类
“爱心暑托班”垃圾分类宣讲课程的主题是 “垃圾要分类、一学马上会”,主要包括 “一严禁、一鼓励、两分类”等内容,即严禁将有害垃圾混入其它各类垃圾;鼓励将旧报纸、易拉罐、旧衣服等可回收物通过售卖方式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做好日常干、湿垃圾两分类。课程通过各种音视频、图片、实物等生动有趣的宣传资料和课件,培养孩子分类垃圾的习惯和意识。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社区志愿讲师团60多位青年志愿者将跑遍全市,平均每人完成8-10节课程,每节课50分钟,在课上课下积极与孩子们展开互动,分享垃圾分类的知识和内容。
此外,为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团市委还发布了由爱心人士授权的上海青少年垃圾分类公益卡通形象——“悠嘻猴系列”,市民可以通过微信表情包下载使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团市委已成立上海共青团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项目组,正在逐步建设上海共青团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动员更多基层团组织更深层次参与垃圾分类,动员各级团组织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工作项目。此前,团市委已联合市废弃物管理处、市绿化市容局团委共同发起垃圾分类知识校园宣讲项目,编写 《垃圾的产生》《垃圾的危害》 《垃圾的分类》 《垃圾的减少》 《垃圾的处理》等系列课程,组建 “行业青年+大学社团+社会组织”垃圾分类知识校园宣讲志愿者队伍。6月初志愿者队伍培训上岗以来,已有162人次参与宣讲,直接覆盖近3000名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