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易)毒品竟能同城“闪送”,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吸毒人员年龄分布越来越小。记者昨天从本市政法机关获悉,近年来,上海对各类毒品犯罪活动始终坚持“打团伙、追源头、端窝点”全链条打击工作思路,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最大限度切断毒品供应和需求的末梢环节,消除社会面涉毒治安乱点,坚决维护社会治安环境稳定。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缉毒处副处长童铭告诉记者,今年1月至5月,上海公安部门共侦破毒品案件1046起,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6217人次,共对3018人次吸毒成瘾严重人员实行强制隔离戒毒。截至5月底,全市登记吸毒人员中,男性占78.86%,女性占21.14%;本市户籍占 67.94%,外省市户籍占32.06%;35岁以下人员占35.38%。
来自市检察院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毒品犯罪案件795件 869人,其中,以涉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批捕580件641人,提起公诉案件953件1025人。从起诉涉毒案件罪名看,居首位的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今年1月至5月共起诉684件741人,同比上升23.91%和26.02%。
据童铭介绍,目前,上海毒情形势总体可控。合成毒品仍旧是本市毒品消费市场的主要品种,冰毒类毒品犯罪活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打击毒品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公安打击和检察院办理的案件中,贩毒过程‘人货分离’成为普遍现象。”市检察院侦监处副处长寿志坚说,有的被告人将毒品伪装成普通货物或商品,通过快递方式运送。有的事先通过网络支付毒资,后当面交付毒品。还有的如宝山区检察院办理了多起嫌疑人利用“闪送”平台贩卖毒品案件,双方通过微信联系后,通过“闪送”平台由专门的“闪送员”在短时间内直接送达。随着微信、支付宝、“闪送”等的广泛使用,毒品贩卖网上交易、快递送货上门情况日渐增多,这些渠道增强了毒品交易的隐蔽性,也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
另外,上海各级法院昨天对47起毒品犯罪案件的53名被告人进行公开宣判。其中,5名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5名被告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43名被告人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