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6月23日 星期六
6
国际

资本裹挟、技术依赖,全球影业陷入“故事焦虑”;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话题自然而然地聚焦——

是时候谈谈“什么是好电影”


    ■本报记者  黄启哲

    ■最近20年间,在电影被资本裹挟和电影技术急速发展的环境下,“故事”这个电影的核心元素正越发被稀释,导致全球影业陷入“故事焦虑”——以北美为例,各种超级IP的续集撑起了半壁市场,动辄以3D示人、视效越发眩晕、内容同质化的电影霸占热门档期,让观众越发疲惫。专家学者的态度不约而同:是时候,回到好电影的本质了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以来,有一个话题渐渐聚焦:“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

    透过500部展映影片,可以得到许多个答案——伯格曼、布努埃尔、谢晋等大师的多部名片实现票房“秒杀”,其指向的是经典的历久弥新;关注普通人生活现实的日本影片迎来展映数量高峰,《小偷家族》等影片加场放映,靠的是展现人性温暖的力量;而粗粝却充满先锋与生命力的新人新作,同样引起年轻观众的瞩目。

    不管角度如何,这些影片都拥有一个“好故事”。它们在电影节上受到追捧,映照出的事实是:最近20年间,在电影被资本裹挟和电影技术急速发展的环境下,“故事”这个电影的核心元素正在越发被稀释,导致全球影业陷入“故事焦虑”——以北美为例,各种超级IP的续集撑起了半壁市场,动辄以3D、IMAX示人、视效越发眩晕、内容同质化的电影霸占热门档期,让观众越发疲惫。

    专家学者的态度不约而同:是时候,回到好电影的本质了。

    技术应是“好故事”起飞的助推器

    过去10年间,技术带给电影的革命是天翻地覆的。作为开创3D时代的影片之一,此次《阿凡达》再度于上海国际电影节亮相,上映六场全部售罄。时隔九年,很多影迷仍能回忆起初看《阿凡达》的激动与震撼。男主角杰克从飞船休眠仓醒来,通过镜头同位滚动,观众仿佛与杰克一同漂浮在太空。而到达潘多拉星球,一如它的名字,海底世界与丛林深处都呈现一种极致的奇幻视觉体验。这些在胶片时代无从展现的瑰丽,如今早已是科幻电影的基本配置,甚至到了今年的《头号玩家》,斯皮尔伯格为观众奉上一道VR视觉盛宴。

    技术的应用无疑为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不断丰富、刷新着观影体验,可观众念念不忘的更是影片里的“好故事”:《阿凡达》映照着对美国一度边缘化少数族群的反思;《头号玩家》则恰恰在对技术的畅想中预警了潜在的危机并尝试提供出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说:“影片革新之处不是单纯呈现一个VR的虚拟世界,而是开启了现实与游戏的重叠空间,同时展示游戏角色与现实人物,借以传递故事核心——当故事中的普通人摘下VR眼镜回归现实,联合对抗游戏公司的精神控制时,人类对于群体合作的自觉性得以展现。”

即便是去年诺兰的现象级作品 《敦刻尔克》,IMAX摄像机绑在飞机上为观众带来战机追逐身临其境的体验,相较于 “好故事”也只是 “点缀”,其真正触动观众的是从二战故事主题中,发掘 “大撤退”这样一个视角,完成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而反观《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纵然视觉效果远超 《2001太空漫游》,可外星人手中晶莹剔透的珍珠,显然与后者运用简单蒙太奇呈现的 “黑石碑”哲学意象不可同日而语。

    从艺术层面看,技术是好故事创意创新的助推器。而从产业角度,技术同样可以与生产形成内生循环。自幼对科技充满兴趣的斯皮尔伯格就选择将部分影片收益投入技术研发,从而保证其不同时期的影片均能走在技术的前列。

    从“资本说了算”到为“好故事”保驾护航

    一部影片投资方动辄有七八个,这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厉震林关注到的电影怪现象。从产业角度看,这是分担风险的操作,可在某种意义上,资本集中度过低,会导致创作观念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最终拼凑出的不过是一个凭借营销吸引眼球却无法直抵人心的不完整的故事。

    单一影片的投资方数量过多,然而真正市场上活跃的力量却又过少。在国际电影市场,漫威、迪士尼等几家巨头对超级英雄片的垄断,最终演变成对蝙蝠侠、金刚狼等几个超级IP的竭泽而渔。当资本对投资回报率的野心变本加厉,最终变成了 《复仇者联盟3》这样超级英雄的大乱炖。然而 “下饺子”般地做大明星阵容,产生的叠加效应有限。为了在一部影片中填满故事元素的创作方式更像是抖包袱的小品——即便收获了观众的共鸣,那也只是浅层次的娱乐狂欢。

    动辄十几亿二十亿的投入,难免让资本对市场回报充满野心;而小成本的艺术片虽然立住了口碑,但其受众相对较窄,不足以成为支撑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所以杨俊蕾建议市场更加关注中型制作的作品。她举例今年2月上映的 《南极之恋》,这部由上海出品的影片,投资一亿元,最终票房超过两亿元。杨俊蕾说: “从题材上拓展了国产影片在灾难、爱情类型上的尝试,而从产业角度判断,也是相对健康的市场反馈。”

    现在,再回到那个问题, “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恰如几天前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见面会上,动画片单元评委主席雅克-雷米·杰瑞所说:“好故事,好故事,还是好故事。”

    重要的事说三遍,或许正折射出电影人在当下拾回艺术初心的集体渴望。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