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6月23日 星期六
6
国际

小桌板细菌含量十倍于马桶,扶手大肠杆菌超标更严重……

“自洁式”座椅为机舱卫生寻出路


    ■本报记者 陆纾文

    时至今日,打个“飞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就在这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中,机舱内无处不在的病菌或许已经为你的旅途埋下健康隐患。不过无须过多担心,飞机制造商们正在努力实现更为安全的飞行环境。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继波音公司推出“自洁式机上洗手间”之后,德国雷卡罗公司近日研制出一款“自洁式飞机座椅”,据称能杀灭接触其表面的几乎所有细菌。

    机舱卫生“重灾区”

    托运行李、登机、在小桌板上用餐、使用机上洗手间……在一趟司空见惯的航程中,你究竟会沾染上多少细菌?那些看起来一尘不染的设施,真的像它们表面那般干净无害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密闭的空间和干燥的空气使得飞机机舱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几乎无处不在。近年来,航班数的增加极大地挤压了机上清扫时间,导致卫生消毒工作大打折扣。而更加不幸的是,大部分旅客在登机时已经处于长途奔波后的疲惫状态,免疫力的下降让他们在面对各种细菌和病毒时更加防不胜防。

    那么,飞机上什么地方最脏呢?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或许能帮助我们远离和防范这些 “重灾区”。

    首先,放置食物和饮料的小桌板成为机舱内细菌含量最多的地方,每平方英寸内的细菌群落种数高达2155个,是家用马桶的十倍。有空姐在接受 《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透露,自己曾亲眼目睹乘客在小桌板上给婴儿更换尿布,还有人将剪下的指甲遗留在桌面上,更别提那些使用卫生间后不洗手就在小桌板上用餐的旅客。而当航班抵达目的地后,保洁人员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清扫工作,几乎从不擦拭这些餐桌。

    机场内饮水机按钮占据次席,所携带的细菌达到每平方英寸1240个细菌群落种数,其次是座位上方的空调出风口以及洗手间内的马桶冲水按钮,每平方英寸的细菌群落种数分别为285和265个。座椅扶手是机舱内大肠杆菌超标最为严重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先前所提到的小桌板,此外安全带扣环和洗手间门锁同样榜上有名。根据美国奥本大学的研究发现,这些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在飞机上存活至少4天。

    不要以为毯子和枕头可以幸免于难。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个别航空公司每隔5至30天才会对这些物品进行清洗,更为常见的情况是,航空公司只有在每天的第一趟航班上才会使用干净的毯子和枕头。也不要以为使用卫生间后立即用清水洗手就可以万无一失。墨尔本大学在调查中对14架航班的自来水进行检测后发现,水中细菌的含量是政府所规定的数十倍,其中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甚至微小的虫卵。

    单个座椅造价9.5万美元

    随着飞行技术与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飞机制造商和服务商们正在着力研发新的清洁技术,让机舱内的细菌和病毒无处遁形。

    2016年,波音公司首先推出 “自洁式”机舱洗手间,利用紫外线杀灭物体表面99.9%的病原体。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该方法采用不同于日晒床或种植温室内所使用的紫外光,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乘客离开洗手间后,这项新技术就会自动启动,在三秒内完成对洗手间内所有物体的表面消毒。据悉该设计还包括一个能够吸收地面多余水分的真空系统,进一步防止卫生间内细菌滋生。

    如今,德国的航空座椅生产商雷卡罗公司又设计出一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 “自洁式”飞机座椅,有望在未来一至两年内正式面世。据悉这款座椅的表面将覆盖一种全新的抗菌外饰布料,可以在几秒钟内彻底杀灭几乎所有接触到它的细菌,并且有效抑制座椅周围塑料表面——如小桌板、扶手等卫生 “重灾区”的细菌。同时,这款杀菌外饰布料还十分轻薄柔软,完全不会增加座椅的重量,或降低乘客就座的舒适度。

    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席勒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介绍说,除抑菌自洁功能外,这款座椅还借鉴了公司已经投产的CL6710商务舱座椅的工作模式,为乘客带来温度调节、空中按摩等诸多“福利”。与此同时,座椅还可以实现乘客与机组之间的互动,将小桌板是否收起、靠背是否调直等信息传送至中控台,方便乘务人员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更为先进的是,这款座椅还配备有传感器,可以监测乘坐者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旅客出现背痛或其他不适,座椅就会自动提示机组人员,以便在第一时间响应乘客的需求。

    不过,这款堪称 “万能”的自洁座椅身价不菲,单个座椅的造价就高达9.5万美元,考虑到成本,面世后预计只会用于部分航空公司的头等舱和商务舱座位。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