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祯希
当动画电影越来越被当作一种跨文化传播手段的时候,怎样创作出能够更好地承担这一功能的作品,成为全球动画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昨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上,担任动画单元评委的日本动画导演片渊须直和中国动画导演孙立军不约而同地指出,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呈现风格上,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动画片撬动国际审美的有利杠杆。“很多人可能认为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动画作品不容易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其实并非如此,观众对自己不熟悉、却十分动人的人物以及绘画风格反而有着强烈的兴趣。”
细腻讲述的本土故事,更能打动海外观众
一个彻头彻尾的的本土故事,到底能否打动海外观众?评委们在论坛现场给出的观点在展映环节便得到了验证。
在今年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环节,一部名为《养家之人》的动画电影,一出票便被影迷“秒杀”。这部去年底拿下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动画片,成本不高,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女孩,因家庭变故不得不担负起养家重任的故事,然而塔利班禁止女性挣钱,她只能女扮男装,艰难生存。这部动画片在豆瓣上获得8.3的评分,网友表示,让自己感动的正是作品对一个生活在危机之下的女孩的细腻呈现,以及片中浓浓的人文关怀。
无独有偶,去年与《养家之人》在各大动画片奖项中“狭路相逢”的《寻梦环游记》同样让观众看到了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这部在中国内地创下超过12亿元票房的皮克斯动画,讲述的是一个扎根于墨西哥的故事。亡灵节、万寿菊等民族风元素与墨西哥人的亲情观,推动故事发展,带给观众新鲜感与感动。
“在和不少海外动画人聊天时,他们都提到特别想看中国本土的故事。”孙立军说,情感细腻且具强烈本土特色的故事,正成为当下国际动画电影市场的需求。至于什么样的动画能够代表中国走出去,他以动画片《中国唱诗班》为例,这部诞生在上海的作品每集围绕一首诗歌,讲述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
民族特色的创作风格中藏着难以取代的匠人匠心
故事之外,民族特色亦体现在创作风格上。在动画生产模式愈发工业化,三维、CG动画以逼真的质感与大场面振奋观众感官的当下,国际动画人却对具有鲜明美学风格的手绘动画提出了呼吁。
“二维手绘的风格化呈现,恰是动画片打动国际观众的最鲜活表情。”美国特效导演安东尼·拉默里纳拉参与过不少三维动画大片的制作,在谈到什么样的作品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时,他却否认了自己参与的大制作,而是提出了更能承载民族美学风格的二维手绘动画。
此言不虚。近年,一批用极致匠心打磨出的二维手绘动画,正在撬动国际口碑。去年拿下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的《挚爱梵高》别出心裁地用油画讲述梵高的生平故事,让动画片动起来的是125名专业画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手绘的六万多幅“梵高风”油画。刚刚过世的日本动画人高畑勋也曾用一部手绘风 《辉夜姬物语》惊艳世界观众。这部耗时长达八年的作品采用了淡彩风格的背景绘制,并刻意保留了铅笔底稿的绘制痕迹,每一格画面都充满了文人画的美学逸趣,清丽委婉的日本美学风格展露无遗。正是强烈的民族美学风格让这些作品征服了观众与业内人士。同样的, 《中国唱诗班》的笔触也采用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工笔画风。在孙立军看来,这部作品对于当下的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受到海外动画审美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少中国青年动画人正在失掉自己的特色,他们笔下的作品更像日本、美国动画,这样的创作与早年一批凭借强烈中国美学风格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动画相比,无疑是‘缺钙’的。”
尤其让孙立军感到担忧的是,目前不少中国动画出现了一年就要完成一部作品的“赶工潮”,这从某种程度上扼制了中国动画经典的诞生。孙立军本人师从于 《三个和尚》的导演阿达,“一个镜头最少要改三遍”是当年老师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因为,对于“无中生有”的动画作品而言,从构思设计到绘制再到最后的合成,本就需要比普通真人电影更长的时间成本,任何动画人也无法保证自己的镜头一步到位。“对与当下的中国电影人来说,最应该重拾起的是那份慢工出细活的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