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中城市已跃居消化道恶性肿瘤前三位。现有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平均为57%,美国平均水平为65%,而在中山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可达74%
本报讯 (记者陈青 见习记者李晨琰)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撰写的2018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昨天正式发布。新版指南将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手术及综合治疗。这是记者从在沪召开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获得的消息。
中山医院已成国际结直肠癌治疗的医学高地。据统计,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中城市已跃居消化道恶性肿瘤前三位。现有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平均为57%,美国平均水平为65%,而在中山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可达74%。
据介绍,中山医院结直肠多学科团队至今已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完成3400人次的诊治,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大幅改善。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先后经历四次修订。
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秦新裕表示,来自中山医院的诊治标准,为指南提出权威修订意见:首先,扩大肝切除适应症,提高肝转移手术切除率,未推广指南前,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率仅为19.2%,而今提升至35.1%;其次,推广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型(即 MDT模型),已完成 96期全国培训班,受培训医师超过2500名;再者,提出转化治疗策略,使更多患者接受肝转移切除手术;而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倡导局部综合治疗 (射频消融、立体定向放疗等),让患者达到无肿瘤疾病状态。
同时,论坛举行“国际首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定稿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介绍说,该指南以国内版本为基础,由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牵头,在欧、美、日、韩等国际顶尖结直肠肿瘤领域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下,结合国外医疗领域具体国情进行制定。该国际版指南的推出,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结直肠癌领域的影响力,使我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领域有了更多话语权,同时也造福国际广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此外,中山医院已在国内创新“结直肠癌患者全程管理新模式”。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教授告诉记者,结直肠癌患者心灵创伤包括恐惧、疑虑、抑郁、焦虑等,上述心理问题会使患者丧失生存的勇气,影响治疗的效果,医院结直肠癌中心通过建立“结直肠癌康复俱乐部病患”交流微信群、常态化造口护理病患交流会,定期开展科普讲座,逐步形成系统、专业、为癌症患者康复服务的模式。多管齐下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医疗、药物、饮食等全方位科学康复治疗,探索癌症康复道路,帮助患者实现“身心同治”。迄今,中心已建立3500例患者组织标本库和1万多例患者的电子化病例管理库,包含详细的随访信息,最长随访时间超过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