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王嘉旖
酝酿11年,全国首张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保单昨天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在上海签发。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机长蔡俊成为首单客户。税延养老保险首单的签发,标志着税延养老保险的市场化之路正式开启。
税延养老保险,是指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允许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按一定标准税前扣除,至领取商业养老金时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税延养老保险不仅可以降低投保人的税负负担,同时也为人们增添了一重养老保障。
目前,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已正式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苏州工业园区三个试点区域开售。
■商业保险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
“我认为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早做打算,税延养老保险可以让我每月多储备些养老金,也为今后的养老生活增加一重保障。”税延养老保险的全国首单客户蔡俊早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起了规划。
与蔡俊想法一致的人并不在少数。税延养老保险的关注度极高,不少人翘首以盼它的落地。当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亿,占人口总数的17.3%。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已成为民生领域的热点话题。税延养老保险可以充分利用财税杠杆和商业保险机制,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化养老保障体系。自2007年起,上海保监局积极推动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持续开展试点准备工作。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与其他养老保险产品相比,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养老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产品类型丰富,包括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动型三类产品,以固定收益和保底收益为主。不同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其二,采用账户管理模式,每个参保人个人账户中费用收取、资金总额、养老金领取情况等都可随时查询。与普通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相比,税延保险产品收费水平较低,体现了准公共产品的定位。其三,税延养老保险提供终身领取、领取期限不少于15年等多种领取方式供投保人选择。其四,保障功能突出。除了普通养老年金产品都包含的养老年金给付责任之外,税延养老保险产品还提供全残和身故保障,参保人在开始领取养老年金前(60岁前)全残或身故的,保险公司还额外赠送相当于账户价值5%的全残或身故保险金,强化了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也是产品设计上的让利体现。
业内人士建议,从不同年龄段账户资产比例看,人们在年轻时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收入水平适当配置收益浮动型产品,随着年龄增长,应以收益确定与保底型等稳健产品为主,逐步锁定账户养老金储备水平,确保账户收益不出现大幅波动。此外,不同账户间还可以相互转化,这一设计满足了客户在不同年龄段对不同风险水平养老金积累账户进行配比调整的需求。
■多家险企争分夺秒,全国首单花落上海
今年以来,税延养老保险发展驶入“快车道”。4月12日,《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正式出台,要求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三个地区开展试点,为期一年。此后,为推进试点政策落地实施,国税总局、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涉税事项的操作方法和流程,规定了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经营的资质要求和产品设计标准。
5月31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首批获得税延养老保险业务资格的险企名单,共有12家保险公司获得“准入证”。确定首批企业名单一周后,中国银保监会又迅速批准了首批6家保险机构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包括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平安养老、新华人寿、太平养老、泰康养老。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出生”由此进入倒计时,多家险企争分夺秒希望能够获得全国首单业务。最终,在税延养老保险产品获批短短一天后,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顺利签发全国首张税延养老保险保单。
上海保监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密切关注税延养老保险试点过程,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及时解决试点中产生的问题,严守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