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张懿)上海再次显著放宽空气重污染预警的启动条件,从而成为目前国内主要城市中预警门槛最低的城市之一。市环保局昨天表示,将来上海的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次数或许会略有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空气质量变差;实际上,此举将赋予全市主动作为、提前应急减排的机会,从而更好发挥应急措施的“削峰”作用。
据市环保局介绍,市政府办公厅近期正式印发《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与之前的 2016版预案相比,2018版预案最大的特点就是降低了预警启动门槛:蓝色预警由原来的 “一天重度污染,或一天中度污染且可能出现短时重污染”调整为 “一天轻度或中度污染且可能出现短时重污染”;黄色预警由原来的 “两天重度污染”调整为“一天重度污染”;橙色预警启动条件由原来的 “一天严重污染,或三天以上重度污染”调整为 “一天严重污染,或两天及以上重度污染”;红色预警启动条件维持不变,仍为 “未来一天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 400”。
记者注意到,在最近这个冬天,上海屡屡因北方冷空气前锋携带污染物过境,AQI迅速飙升至 200以上,进入“重度污染”区间。但数小时后,随着冷空气主力抵达,劲风迅速将污染气团吹散,空气质量很快重归“良”甚至“优”。由于全天 AQI是根据污染物的24小时平均浓度计算,因此,在这种气象状况之下,上海尽管会实实在在地承受好几个小时的灰霾天,但由于清新空气的“摊薄”,全天AQI很可能只是“轻度污染”。
按照2016版预案,上述污染过程虽然会影响市民健康,但却不会触发空气重污染预警;而随着2018版预案发布,同样的情况将导致上海启动蓝色预警,并执行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烧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及中小学一律停止体育课和户外活动。
据市环保部门分析,如果按照2018版预案标准,那么过去两年,上海平均每年大致会多触发两次左右的重污染预警信号。
据介绍,目前在国内空气质量未完全达标的城市中,上海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门槛是最低的。周边城市目前启动最低一级蓝色预警的条件,基本上与上海启动黄色预警相当。
此外,2018版预案还将原预案中“经监测预测”的提法,全部修改为“经预测”;同时,增加了预警提前量,要求当预测有重污染时,至少提前一天启动预警。在应急相应措施上,新预案也进行了一些细化和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