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2
时评;要闻

中外学者共同探讨上合组织进一步促进国家间合作走深走实之策

弘扬“上海精神”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本报见习记者 王嘉旖

    在吸收印度、巴基斯坦为成员国后,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合作组织。十七载风雨兼程,上合组织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未来,上合组织如何继续弘扬 “上海精神”,加强新老成员间的合作?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专家学者昨天齐聚 “上海论坛”,与中国国际关系领域学者共同探讨上合组织进一步促进国家间合作走深走实之策。

    打通陆路交通,勾连各国贸易

    成立17年来,上合组织的吸引力、影响力与日俱增。“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为上合组织发展注入新动力。中亚国家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结合 “一带一路”建设,上合组织将不断提升成员国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赵华胜教授认为,陆路交通设施建设是中亚国家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过去,许多中亚国家的专家学者将阻碍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归结于地缘,即由于大多数中亚国家都是内陆国,因此缺少直接出海口进行国际贸易。赵华胜认为,出海口并不是阻碍中亚国家贸易增长的关键因素。只要解决陆路交通设施落后的问题,就可以促进中亚国家贸易增长。 “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都可以通过陆路直接到达,比如中国、俄罗斯等。”他还建议,中亚各国将高速铁路接入其他有出海口的国家,以此解决海上贸易通路的问题。

    在中亚各国合作的过程中,赵华胜提醒,应当警惕可能产生的区域一体化 “碎片化”发展倾向。基于不同需求,中亚地区目前已产生许多区域一体化机制。如何防止这些机制相互损耗是中亚国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引入“丝路签证”,提高跨境便利

    申根签证有效促进了欧洲国家间贸易、资本、人员的流通。来自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的阿卜杜加尼·玛玛达孜莫夫教授认为,中亚国家间可以考虑引入类似申根签证的 “丝路签证”,并考虑将其扩大至上合组织国家,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人员、资本互融互通。

    具体而言, “丝路签证”将会提升诸多人员的跨境便利度。其一,对游客而言,一旦申请到 “丝路签证”,他们可以游览不止一个国家,省去了重复申请签证的繁琐。其二,对经常有出境需求的学者、教育机构工作者而言, “丝路签证”给予他们更好的研究环境,可以更加便捷地出国交流。其三,对有贸易需求的投资者而言, “丝路签证”提高了他们的通关效率,将会进一步激发区域内各经济体的活力。

    在玛玛达孜莫夫看来, “丝路签证”将很好践行 “上海精神”的内涵,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未来,上合组织将成为欧亚地区的重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国家的互联互通。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