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
8
教科卫

国妇婴生殖中心团队与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团队合作开展“乳腺癌生育力保存”项目

圆乳腺癌患者做母亲的梦想


    本报讯 (记者陈青 张鹏) 乳腺癌患者不仅能够通过肿瘤治疗重获健康,甚至可以在康复后实现做母亲的梦想。此前,这一让罹患乳腺癌的年轻女性不敢奢望的想法,如今有望变成现实。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带领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团队合作开设“乳腺癌生育力保存”项目。具有生育愿望的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两院之间的“绿色通道”,在放化疗治疗前进行胚胎、卵子冷冻等方式保存生育力,待乳腺癌康复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实现分娩。

    “生孩子可能会引起乳腺癌的复发,这首先是一种误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生汤立晨介绍说,国际上并没有数据表明生育与乳腺癌复发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大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也表明,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或者合理的治疗暂停期间,生育对患者没有明显影响。“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乳腺癌患者是可以生育的。”

    去年,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共收治5403例患者,其中15%至20%的病患属于年轻患者。国妇婴生殖科主任金丽说,乳腺癌患者不少处于育龄期,且该类肿瘤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是可以为她们留一条成为母亲的希望之路的。

    然而,年轻乳腺癌患者肿瘤侵袭性强,病理组织学分级高,更具增殖活性,通常需要放化疗治疗。数据表明,30至40岁的患者,化疗后卵巢早衰的发生率为10%至15%,且较年轻患者更易永久性丧失生育功能。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子质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未生育的年轻女性患者治疗后妊娠时机根据个体情况在两年至五年后不等,这些都给患者生育设置了障碍。

    “是否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手段,先将患者生育力保存下来,再等待合适的时机使其受孕?”黄荷凤院士的提议立刻引起共鸣。

    今年5月初,黄荷凤院士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团队合作开设“乳腺癌生育力保存”项目,具有生育愿望的乳腺癌患者,经由肿瘤医院推荐将通过“绿色通道”到国妇婴生殖中心就诊。国妇婴根据病患的个体差异,为其指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帮其保存生育能力。

    胚胎、卵母细胞和卵巢组织冷冻是女性生育力保存的三种主要方式。早在两院合作项目开展之前,国妇婴乳腺科已经有部分患者尝试在该院通过冷冻胚胎和卵子的方式保存了生育能力。生育力保存项目开展的前提是成熟辅助生殖和生殖细胞冻存技术。“胚胎冷冻后复苏率可以达到95%至98%,卵子的复苏率也可能达到50%至60%。此外,随着促排卵技术发展,医院能给病患制定个性化灵活的促排方案,保证肿瘤治疗的时间。”金丽说,技术进步不仅能够圆了患者成为母亲的愿望,更进一步说,也有利于家庭的稳固。

    乳腺癌患者想要生育健康的宝宝,所遇挑战更为严峻。这是因为,不仅他们要首先治愈肿瘤,还面临着遗传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风险。国妇婴遗传科主任徐晨明告诉记者,在乳腺癌患者中约有10%的乳腺癌为家族性或遗传性肿瘤,BRCAl、BRCA2等肿瘤易感基因通常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给下一代,遗传几率为50%。从这一点上来看,若乳腺癌患者身上携带肿瘤易感的致病基因,可以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筛选出不携带乳腺癌致病基因的健康胚胎,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健康宝宝的愿望。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