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5月20日 星期日
5
综合

共建符合世界级城市群定位的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在沪成立


    本报讯 (记者李婷 见习记者王筱丽) 由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等29家文博单位共同发起的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昨天在沪宣告成立。未来,该联盟将通过举办教育主题博览会、学术研讨会、培训工作坊等形式,构建博物馆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共建符合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定位的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苏浙沪皖地缘相接,经济发达,文化一脉,正在合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据悉,此次在沪成立的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将深挖“教化江南”的江南文化底蕴,发挥区域协同创新优势,大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博物馆教育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依托江南文化生根发展的上海,孕育出独特的海派文化,更迎来红色文化的燎原星火,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将着力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博物馆特有的文化资源和传播方式,打造博物馆教育金名片。

    据悉,该联盟还将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开展多方位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共同举办教师培训研习、共同策划教育活动、共同编写教育资料等途径,积极探索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内容、形式与模式,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合作、发展共赢。昨天的成立仪式上,上海市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教师育德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在随后举行的论坛上,长三角地区博物馆掌门人、教育界专业人士等围绕“博物馆:一个共同体”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据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透露,去年年底该馆已与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展开合作,共同推出了“艺游江南”展览教育联动项目,带小朋友们前往苏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观展并参加博物馆互动工作坊,体验不同的社会教育活动。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建议,在长三角共建以博物馆为纽带的教育生态系统。他认为,博物馆丰富的主题资源和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决定了它比任何社会教育机构都适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纽带的角色。在公众需求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建立联盟是博物馆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方式。不同主题、不同地域的博物馆之间的共享和跨界融合,可以扩大博物馆的教育辐射面,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增添更多活力。

    这些天,长三角三省一市多家博物馆携手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推出国内首个以展示博物馆教育品牌项目、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博览会———“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13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内,各式琳琅满目的教育产品竞相亮相,向人们呈现了博物馆的全新“打开方式”。明后两天,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工作坊暨“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教育”研讨会将在世博会博物馆举办,探讨如何在当下打造文博教育培训平台。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