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3
要闻;广告;公告

通州历史文化展在首博开展,169组件文物亮相

勾勒北京城市副中心“前世今生”


通州潞城镇出土的东汉踏碓模型。

(首博供图)

    本报北京5月16日专电 (驻京记者周渊)16日,《畿辅通会———通州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来自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通州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的169组件文物,勾勒出城市副中心的“前世今生”,而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发现也得以亮相。

    据介绍,此次展览,一是为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的部分成果,二是系统介绍、梳理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的历史文化。展览分四部分,分别是“邈远时代”“秦汉变局”“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天庾正供 商贾辐辏”。

    展览第一部分呈现了燕文化前后的通州,通州宋庄镇菜园村的菜园遗址出土石器等表明了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数十件1981年在中赵甫村西的一座战国中型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豆、敦、鼎、匕、刻镂刀等一批文物展示了燕文化时期通州的发展情况。

    本次展览的重点之一是展现郡县制这一行政管理巨变背景下通州“路县”的特点。2016年,因配合北京

    城市副中心建设而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所发现的路县故城被评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观众得以一睹相关出土文物。

    漕运与通州的关系与遗存是展览的另一大重点。据介绍,元代北京城地位的渐进提升对通州的影响巨大,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物资的需求大大增加。通州成为汇集南方漕粮入京的“水陆要会”,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