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5月10日 星期四
7
国际;广告

鲁哈尼称将暂时留在协议中,但不排除重启“任何水平”铀浓缩活动的可能

伊核问题主导权重回伊朗之手?


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 (右一) 在德黑兰发表电视讲话。

新华社发

    本报驻德黑兰记者朱 宁

    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用一篇推文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伊核问题“5·12”关键节点被他“任性”地提前了4天。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斩钉截铁地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对伊朗实行“最为严厉的制裁”。

    特朗普讲话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伊朗总统鲁哈尼随即发表电视讲话。鲁哈尼表示,虽然美国决定退出伊核协议,但伊朗将暂时留在协议之中,并将与其他各方进行磋商。他说:“从这一刻起,伊核协议成为一项伊朗与其他五国的协议。”

    从这一表态来看,伊朗依然希望保留伊核协议,并且没有采取立即退出或重启核计划等导致局势升级的做法。这种应对方式在记者看来是一个比较聪明的选择,透着波斯人的精明。

    首先,伊朗重新掌握了伊核问题的主导权。既然是美国撕毁协议在先,那么伊朗退或不退都占理,在“何时退”的问题上同样占据主动。如此一来,伊朗便可向其他五国要价———如果希望保留伊核协议,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保障伊朗的利益。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8日晚在推特上表示,受鲁哈尼总统的指示,他将带领外交团队与其他协议签署国确认是否能够保留伊核协议并维护伊朗的利益,最终谈判结果将决定伊朗的反应。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从其他国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伊朗也将退出核协议。不过退之前不妨先问一圈,万一能捞着什么好处呢?

    其次,伊朗将欧盟推到了前台。伊核协议对于英法德三国本身具有比较重大的意义,欧洲既不希望伊朗成为一个拥核国家威胁到自身及地区安全,也不希望伊朗变成另一个叙利亚让地区局势更加动荡混乱。有消息称,特朗普的“一意孤行”让曾经赶赴美国劝说的英、法、德三国领导人十分不满。伊朗资深评论员表示,“这么难得的机会,伊朗是不会放过的”。下周一,伊朗外交团队就将与欧盟展开谈判,如何阻击美国的制裁以及如何确保欧洲企业放心进入伊朗市场,应该是题中之议。至于之前一直要求的伊朗停止发展弹道导弹和改变中东扩张政策,届时欧洲人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坚持。

    最后,伊朗还效仿特朗普,将恐吓效果放到最大。通过恐吓方式打心理战,将商业谈判的技巧运用到国际政治之中是特朗普的惯用伎俩。此前他就在伊核协议的表态上再三拖延,导致伊朗国内自2017年开始便人心惶惶,而国际社会也采取观望态势。好在最后关头特朗普终于给了句“痛快话”让石头落地,而此时的伊朗也体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迅速捡起了特朗普扔下的那块石头。鲁哈尼8日晚在讲话中表示,在未来的磋商中,如果协议规定的利益不能得到维护,伊朗将重启“任何水平”的铀浓缩活动。有分析人士指出,伊朗可以做的还很多———暂停执行协议,恢复核设施,甚至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都是可能的选项。

    特朗普签署完总统令后就走了,留下的是一地鸡毛、慌乱的欧洲和无奈的伊朗。其实伊核协议对于伊朗来说就是一个幻灭的梦,人民的生活从未因一纸协议发生过改变,无论是签还是废。伊朗有句谚语叫“头在水下五指和水下五尺是没有区别的”,伊朗早已习惯了制裁,未来日子也坏不到哪里。

    (本报德黑兰5月9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