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徐晶卉 实习生杨嘉俐)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对于打造“上海购物”品牌而言,这无疑是巨大契机。在昨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表示,上海将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引进更多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引进有实力的零售商和采购商,提升商品的丰富度和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在便利成交方面,上海将为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常态化的贸易监管制度。“要保证参展商在第一时间把高质量产品最快、最好、最便利地引入中国市场,要有相应的制度。”尚玉英透露,上海海关已提出围绕展前、展中、展后五方面制度创新,既能解决进口博览会“6+365天”的便利化问题,同时也能解决“上海购物”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进口博览会将成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发动机、助推器和试验田”。
尚玉英表示,全面对接促进交易,上海正在建设“6天+365天”交易促进服务平台,“目前已搭建了线上交易服务平台,还有一批线下的具备展示、交易、保税功能的各类综合、专业的平台也将全面对接优质参展商,把优质产品引荐到平台上,推荐给中国消费者”。
此外,上海还将精准对接,扩大成交,加大采购力度。记者了解到,上海已组建跨境电商、综合交易服务商等四大采购商联盟和1000家以上企业采购团,他们将像买手一样,到现场为消费者挑选受欢迎的产品。此外,还会举办各类供需对接会、新品发布会、商品营销会,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
“作为上海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静安区必须要紧紧抓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这个契机,为上海购物和消费升级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静安区副区长周海鹰透露了该区对接进口博览会的一系列规划:依托静安区奢侈品公司和外资专业服务业比较集中的优势,借助进口博览会做进一步集聚,特别对目前尚未进入中国的中高端小众、时尚、特色品牌等,加快集聚力度,“这些品牌不仅仅包括有形的品牌旗舰店、概念店、买手店、体验店,也包括无形的都市服务型消费品牌,以满足国际都市白领消费、家庭消费、商务消费和文旅消费等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他同时透露,将充分发挥好南京西路国际商圈的品牌优势,积极对接参展国在南京西路商圈的展示和销售,举办一些国别日相关活动,争取把静安区变成不落幕的进口商品展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