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姜方) 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项目,“锦绣中华—西北风情”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昨晚献演上海大剧院,并为上海民族乐团2018-2019演出季揭幕。在青年指挥姚申申和彭菲的执棒下,音乐会贯穿融合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音乐语言,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西北地区是中华文化之宝库,这里曾见证丝绸之路的贯通,也诞生了丰富的民间音乐。音乐会上,多部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乐作品,由上海民族乐团与部分来自西北的当地艺人合作演绎,既有对中华灿烂文明的回望,也融入了年轻人对传统民乐的新创作和新尝试。如刘畅谱写的唢呐、说书与乐队协奏曲 《天坡》,以西北信天游为创作素材,全曲开阔有力,节奏舒缓自由。演出中,上海民族乐团青年唢呐演奏家胡晨韵与陕西说书人高永原一唱一和,以优美舒展的音调和纯朴感人的语言,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音乐会上,多元的音乐语言结合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管弦乐的音响音色交相辉映。竹笛、扎木念与乐队《自云端来》,二胡、人声与乐队 《天脉祁连》,柳琴、中阮、民族管乐与乐队 《贺兰晴雪》,琵琶、弹布尔与乐队《楼兰意象》 等协奏曲一一亮相,彰显当代民族音乐崭新的时代风貌。而下半场奏响的谭盾 《西北组曲》 和姜莹《丝绸之路》 这两首民族管弦乐,则体现出深沉浑厚的人文风采。西北地区雄奇苍茫的自然风貌、西北人民敦厚纯朴的个性,都融入音乐之中。
本届“上海之春”期间,还会举办 《锦绣中华·西北风情———摄影作品精选展》,将音乐与摄影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及其意义。据悉,上海民族乐团新演出季将推出七大板块,包括上海制造、致敬祖国、国际乐韵、东方雅韵、大师风采、合家欢乐、青春派对,全方位打造民乐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原创力和影响力。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民乐人要通过努力让海派民乐奏出当代中国人的心声,奏响上海这座城市的华章,展现民族音乐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