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5月01日 星期二
3
国际;综合

谢文锦:为革命我们不怕牺牲


    苍山巍巍、江水泱泱。梧桐花开时节,攀过层层台阶,浙江永嘉市民纷纷去瞻仰一位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谢文锦。

    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坐落在屿山公园内的屿山顶上。4月下旬,记者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右侧谢文锦烈士的一座半身铜质雕像,高2.3米、宽1.8米,固定在花岗岩石基座之上。

    谢文锦,1894年生于永嘉县。1917年毕业于省立杭州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到上海,在《新青年》杂志任职。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谢文锦与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人被党派遣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春,谢文锦回国,担任共产国际代表、苏联军事政治顾问鲍罗廷的翻译,并任中共中央秘书。

    1925年4月,谢文锦在《新青年》纪念列宁专号发表《列宁与农民》一文。此文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被选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材。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时,谢文锦任上海总工会总务科副主任(主任为刘少奇),他和李立三、刘少奇、汪寿华等一起发动工人罢工和示威游行。9月,被选为上海总工会党团成员。

    1927年4月上旬,大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谢文锦等人敏锐地察觉到事态有变,“暴风雨就要来了,有些人的面目越来越清楚,我们不能再坐着不动了。”“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总是有牺牲的。我们不怕牺牲,我们要组织力量和敌人对抗!”他要求南京的党团员,抓紧动员和组织力量,对反对革命的行为进行反击。

    4月10日夜,谢文锦主持召开南京地委扩大会议,研究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具体对策时,被国民党特务侦缉队包围了会场,谢文锦等人不幸被捕。凶残的国民党特务对他们使用了极其残酷的刑罚,威胁利诱,软硬兼施,但谢文锦等人宁死不屈,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崇高的气节。三天后,谢文锦等十人被秘密杀害,年仅33岁。

    由于各种原因,谢文锦烈士的资料一度存在缺失。为进一步还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追忆当年共产党人浴血奋斗的足迹,为革命先烈树立丰碑,用红色记忆激励后人,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后代等有关人员,赴多地档案管理部门,调阅并逐字摘录谢文锦烈士的自传、书信、履历表等珍贵史料,出版《谢文锦烈士纪念文集》等书籍。根据革命烈士事迹拍摄的电影 《浙南革命先驱谢文锦》,作为“开学第一课”进入永嘉中小学课堂。

    瞻仰烈士遗像,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的谢向荣充满着崇敬之意。他说,谢文锦烈士信念坚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他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对激励家乡的干部群众爱国爱乡、爱岗敬业,推进新时代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华社记者 王俊禄

    (据新华社杭州4月30日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