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释放出哪些关于发展网信事业、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信号? 记者专访权威专家进行了解读。
信号一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信事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李艳认为,推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等发展目标,制定网络相关政策法规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积极回应国际关切等,是全方位落实对内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对外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
李艳说,在当前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网络强国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形成,为这一目标指明了实现路径,提振了全社会信心,提供了行动指南。
信号二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是我们开展各项网络安全工作所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学。”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金融、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的神经中枢。网络安全出问题,就意味着这些行业的停滞,轻则影响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安全,重则危及国家安全。因此,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网络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左晓栋说,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培养网民对违法有害信息的辨识和抵抗能力,才能构建起全民网络安全防线。
信号三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没有核心技术,就只能受制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技工作者再次敲响警钟,也为我国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指明了方向。
吴建平说,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应用市场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必须看到差距。应该利用我们在应用领域的优势,加快基础性核心技术的投入与研发,尽快在基础性、关键性核心技术上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专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针对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题思路:“优中选优、重点突破”,将更有利于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将更有利于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将更有利于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将更有利于推动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信号四
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步入黄金期,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
吴建平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度影响各个领域,并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近年明显在加速。一方面要寻找并加强新技术的突破,为经济赋能,另一方面更需要尽快加大信息技术领域基础性、关键性核心技术的投入,为“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布局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信号五
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网络已成为社会交往、信息交换的重要平台,形成凝聚社会共识的新空间。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适应互联网变化发展的规律,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才不会脱离群众,才能依法把网管好。
“只有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宋建武说。
信号六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既要推动联合国框架内的网络治理,也要更好发挥各类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作用。要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如同全球多极化发展趋势,当前,多极均衡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初现端倪。”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惠志斌认为,随着我国整体国力的提升尤其是网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今后,我国需要以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和网络强国建设为根本目标,坚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稳健平衡地规划并实施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策略,加大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序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变革。
惠志斌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网络空间公共产品,尤其要积极发挥网信企业的作用,设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信领域的国际合作战略,通过实质性投入深化合作,在资金、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网络空间公共产品。
新华社记者 王思北 胡浩吴晶 周琳(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