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
4
专版

春风浩荡展芳华 杭州城北一座国际化新城正在崛起

一一梦栖小镇 用“设计”的力量拥抱世界


    良渚,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神奇沃土。

    5000年前,勤劳的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良渚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先民设计创造出温润柔美的玉琮,除了表达对神王之敬仰,也用设计语言隐喻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一千多年前,宋人沈括在良渚写下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设计的巨著《梦溪笔谈》,该书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被后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为良渚这片土地种下了设计的灵魂。时光荏苒、风起云涌,良渚文化血脉里奔腾的创造因子———原创、首创、独创、外拓……从未曾湮灭,反而愈加炙热。当千年传承的设计因子遇上最好的时代、最优秀的开拓者,瞬间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在当今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复兴、燃烧、迸发出智慧创意的火花。2015年11月,梦栖小镇诞生,于是优质人才、优质项目和资源纷纷入驻……2016年12月,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在良渚召开,并永久落户梦栖小镇。在这片神奇的土壤里,再次滋长出全新、年轻、富有活力的基因。在这里,古老文明与现代智慧碰撞生花,也赋予了良渚新的生机———朝着一个崭新的、富有朝气、宜居宜业的城北副中心、杭州新地标进发。

    “天时+地利”宜业宜居创新之城冉冉升起

    地铁的开通对于良渚的利好无疑是巨大的。

    地铁2号线 (良渚站-朝阳站) 一路串起了良渚新城、城西腹地、武林中心、钱江新城、萧山。几乎把整个杭州人流量最大的地方都“串”了起来。这条线有多厉害? 看看客流量就知道了。2号线开通后第一个完整的运营日,单线客流量从日均27万人次猛增到34万人次。未来良渚还有4号线二期 (彭埠站-紫金港站)、10号线 (浙大站-新兴路站)深入良渚新城,三条地铁线“一横两纵”连接主城区各大板块,让良渚成为出行便利的宜居之所。如果说,去年是良渚新城的建设元年,那么2018年就是良渚新城腾飞之年。3年内,新城计划实施包括古墩路小学在内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民生项目13个,此外,区域内还将建设53条道路,打造良渚新城内的“四纵五横”路网体系。

    考量一个地区的软实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学校。

    以前,住在良渚的家庭大都有个烦恼:孩子上小学、上幼儿园就近入学的选择很少。这一现状很快就将改变———未来三年内良渚新城计划实施社会民生项目13个,总投资约33.6亿元,其中学校项目12个,总投资28亿元,计划实现谢村小学、运河村小学、小洋坝小学、新城一小等7个学校 (共168班) 竣工投入使用。此外,新城范围内还将引进一所国际学校、一所国际医院。在建的良渚院区,已确定由浙一全面管理;寻求与名校合作,计划建设良渚高中,并加快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一座新城高校自然也不会缺席。而2年以后,中国美院又将增加一个新的校区———良渚校区,有部分新生可能将成为良渚新城的一分子。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新的规划中,还特别为良渚新城设计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景观设计展现良渚文化魅力、加快良渚遗址国家公园的建设;远期还考虑打造遗址文化走廊,通过运河以及毛家漾等良渚水系,打通京杭大运河跟良渚文化遗址这两个文化遗产。近在咫尺的浙大紫金港校区,良渚国际生命科技小镇、小米生态链孵化基地、树兰医院、华润健康产业园……正在给良渚新城源源不断地输入着各类顶尖人才和优质项目,奠定了良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基石。

    今年1月,杭州良渚新城管理委员会向全球征集新城国际商务区城市设计深化研究。这个项目名称有点长,叫 《杭州城北副中心国际商务区 (含地下空间) 城市设计深化研究》,城北副中心国际商务区指的就是良渚新城CBD。按照规划,这座CBD面积为10.51平方公里,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通运街,西北至老宣杭线。照这样算下来,比两个钱江新城核心区还要大。在今年的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良渚新城建设”的目标要求,良渚作为大城北重要增长极和城市功能区的定位已凸显。

    所有这一切,都让在良渚生活、创新创业的人能够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服务。现在的良渚,是一个有文化底蕴,优美宜居,产业创新,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交通出行方便,宜居宜业宜学宜住的新城。

    “人和”汇聚八方才俊的“天堂”

    设计产业最重要的是人。

    清晨的梦栖小镇,鸟语花香,背着书包拿着书本,三两结伴前行,那是青春的气息。2017年9月16日,位于良渚梦栖小镇内的设计开放大学迎来了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浙江大学学生,他们带着行李、怀揣着梦想来到梦栖小镇,将在这里开启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设计开放大学位于梦栖小镇核心区块———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会址4号楼,是梦栖小镇与国际接轨、引入优秀设计人才和设计力量的重要平台。浙江大学是首个入驻设计开放大学的综合性大学。从此,梦栖小镇里常闻朗朗读书声。

    4月8日,地铁2号线良渚站南侧,距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不远之处,占地约483亩的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正式开工建设。“这里要建成中国设计学教育的高端平台”,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说,“良渚校区是中国美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成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改革、面向融合的人才培育的创新基地,能够代表杭州文明摇篮、创新之地的标志性的新型大学。”一位长期关注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经济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美院+梦栖小镇,艺术+设计,是天作之合,无论是产业链的打造,还是人才的导入,必将对良渚区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利好”。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大教授应放天把设计开放大学的设立定义为“一件伟大的事情”,它为全球设计行业作了一个样板,这种开放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去除了传统教育行业的弊端,意义巨大。开放大学犹如一个宝库,源源不断为设计企业提供人才,同时,年轻的设计人可以学到最前沿最有用的知识。梦栖小镇已经成为了他们梦想启航的基地,在今天打下基础,成就明天的伟大。

    有了人,梦栖小镇真正有了底气。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梦栖小镇集聚各类设计相关人才2200余名。设计开放大学已汇聚七所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联合培养300余名工业设计研究生。“有人评价说,在梦栖小镇,科技是原生力,设计是再造力,人才是创新力,产业是加速力。”良渚新城党工委书记黄德伟表示,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给良渚新城带来的不仅是设计产业的发展机遇,更是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

    “有容乃大”打造设计界的“联合国”

    如果说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的时候,梦栖小镇还有些许不自信。那么,当第二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的道旗在浩荡春风里迎风飘扬的时候,梦栖小镇拥有的只有无比的自豪。自第一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后,一系列成果落地并开花结果。包括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颁奖等重量级的工业设计领域展会和奖项的成功举办,梦栖小镇在收获国际影响力和业界顶尖实力的同时,也得到了包括联合国、世界工业设计领域的官员、学者、专家、组织机构等的认可。

    2017年7月28日,“小米”把一个名为“小米生态链 (谷仓学院)”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落户在了良渚梦栖小镇———“这是小米首次成建制进入浙江。”据介绍,该孵化器主要涵盖设计产业商学院、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加速器、消费升级创新创业孵化器、消费升级高端人才库和设计创投产业基金等五个方面。那小米又为何选择落户良渚? 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院长洪华给出了答案,“一来杭州是全国的消费升级之都,汇聚了阿里、网易等知名企业。产业的集聚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二来良渚新城和余杭区政府的务实态度,以及合作伙伴中有很多浙江企业,这都是吸引我们布局杭州的重要原因”。

    在小镇内走过“小米谷仓”,不远处是业内知名的“得奖专业户”———杭州奥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去年,在被誉为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金圆规奖颁奖典礼上,“奥格”设计的发热手套———一种运用发热膜植入技术可以在冬天维持热量7个小时的轻薄手套,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入围该奖项的产品。“奥格”先后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30多项,其中包括4项红点奖、7项IF奖、6项红星奖、2项金点奖等知名奖项。在“奥格”,设计人才比重超过50%。

    第一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后,像“奥格”和“小米”这样的一大批优秀项目和设计企业在这两年纷纷落户梦栖小镇,不得不惊叹于第一届工业设计大会给良渚带来的魅力值和好感度。除此之外,各种国际国内知名奖项和论坛活动都选择梦栖小镇作为发布地。去年以来,良渚新城先后举办了2017中国设计原创奖颁奖典礼、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2017国际金圆规奖颁奖典礼、首届世界生命科技大会、2017中国 (杭州) 绿色连接与制造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

    打造“设计联合国”,这曾是梦栖小镇的大梦想,如今已经依稀可见。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围绕梦栖小镇,周边场馆、环境、道路交通、宾馆酒店等基础设施与配套齐头并进,并通过推进邱家坞大师村、粮仓粮库的存量改造,高起点规划古墩路沿线新会址、博览会、体育公园、音乐大厅等,为国际一流项目、全球一流设计团队的引进提供空间。

    近三年来,随着世界工业设计大会落地梦栖小镇,大会为小镇不断带来的“长尾效应”也逐渐显现,梦栖小镇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镇从刚开始的工业设计为主的发展定位到如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设计+教育、设计+产业、设计+人才、设计+文化……”一个全新的设计生态链正在逐渐形成。据了解,2017年,梦栖小镇累计完成投资42.17亿元,集聚设计产业项目352个。短短三百多天,梦栖小镇在“科技、人才、文化、金融”等方面全面绽放芳华,已然成为中国工业设计标杆、世界工业设计高地和全球资源聚合平台。

    如今,梦栖小镇的设计梦想,也正从中国照向世界。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