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薇菁
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将于5月5日拉开帷幕,19天内来自八个国家的17部36场中外戏剧演出将轮番上演。这其中,有六部作品是中国首演,14部作品上海首演,首演戏比例超过80%。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感叹:“这可能是近两年国内最强的戏剧展演了,我们终于不需要再羡慕京津和乌镇了。”
“汇聚大批中外首演作品的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充分展现了它的世界性和当代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演,意味着领跑,意味着创新,超高的首演比例彰显了戏剧谷主办方在打造文化品牌上的雄心和魄力。
讲规则,有情怀,上海有最可爱的观众
“为何选择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作为沪上首演?”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面对记者提问难掩激动之情,“有情怀、讲规则、很包容———上海有最可爱的观众和良好、开放的戏剧环境。”
在2017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演出中,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白鹿原》 成为当之无愧的大热门,场场加座、一票难求,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今年,李宣再度携剧而来,同样是一部原汁原味的“陕西作品”、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平凡的世界》。“如果说 《白鹿原》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秦腔,那么 《平凡的世界》 就是一曲百转千回的信天游。”李宣说。
国内名团的青睐并不意外,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带来的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哈姆雷特》 的到来更令业内人士又惊又喜。“金面具”奖得主立陶宛名导里玛斯·图米纳斯《假面舞会》和VMT国立剧院《灵魂的故事》等重量级作品汇聚戏剧谷,更是让国内的话剧圈“沸腾”。去年秋天,里玛斯·图米纳斯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乌镇圈粉无数,今年戏剧谷片单一出,戏迷们纷纷闻风而动。
据大麦票务给出的即时数据,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票房收入已超过57万元,其中田沁鑫的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四世同堂》、“老舍专业户”方旭的最新力作《老舍赶集》等都是大热门。
用上大数据,营销手段“亮眼”
美琪大戏院、上戏实验剧院、大宁剧院、艺海剧院、云峰剧院和静安区文化馆静剧场———六座剧院已经做好准备迎接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到来。尤其位于平型关路的大宁剧院,已经是戏剧谷的“老”剧场了。今年大宁剧院将要承接的剧目分量比以往更重,据大宁剧院总经理陈倚天说,“5台9场演出,都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艺术文化高地的作品”。
有意思的是,今年组委会首次与阿里文化娱乐集团展开合作,传统的演出项目与大数据应用、新的整合营销手段之间的一次亲密“牵手”。依托大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他们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让戏剧节的筹备、推广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售票周期和以往相比变短了,买‘即时场’的观众越来越多,周四、周五成为了下单的高峰期。”阿里文化娱乐集团整合营销专家俞若愚向记者介绍道。在消费“主力”上海观众之外,杭州、苏州、南京等长三角地区,甚至北京观众也成为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购票群体。
依托阿里集团的“生态资源”,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票务信息在淘宝、天猫、飞猪等平台上得到了有效推介。俞若愚说:“对于5月5日至23日戏剧节期间来上海旅游的客人,我们会推荐他们在订酒店的同时,关注同期上演的剧目,并一键下单,顺便把戏剧节的票也买了。”
“上海观众真有眼福。”一位演出经纪人告诉记者,他分析对比后发现,明星云集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保留剧目 《四世同堂》 在北京、天津、苏州站的最高票价都为880元,西安最高票价1080元,但在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三场演出最高票价仅为580元,十分亲民。组委会表示,除了原有80元公益票外,今年所有剧目最高票价580元封顶,主体票价平均分布在180元至380元之间。这不仅是为了上海市民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福利,更是为了辐射长三角、造福更多文艺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