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4月13日 星期五
4
国际;专题

倾情全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集智发力:创前途远大的学校

前程远大:从长计议 精致育人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五程一体”办学特色启示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就是要让学生有远大的前途,有一个光明而又坚实的前程,刘明校长对此坚定不疑。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把育人当作神圣的使命,他们提出不仅要对学生现在的学业负责,而且要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于是“前程意识”自然萌生。学校为了使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后劲,具有登高望远的实力和脚踏实地的本领,进行了一系列的谋划和探索,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支持扶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和成才的空间。

    加固心理:让学生前程更有支撑感

    学生的前程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始终“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历经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至今已形成了学校三类教学活动课程中的一大特色,而且学校心理教育也发生了“六维度”的变化,这一体系呈现出课程、内容、对象、形式、时间、空间的有机结合、互动的“模块式”结构。这一心理特色教育,既使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也让学生学习具有持久的内驱力,促进全面发展。

    2009年秋,学校迁入新址,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达到23000平方米。新环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渐趋完善,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特色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010年秋起,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探索心理教育新途径,加强心理健康课教学,开设拓展型心理类选修课程,供六、七年级学生选修。如今,学校心理教育具备了软、硬件的双优势:“软件”是指学校的心理教育有了课程、教材与“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硬件”是指学校的教育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教育、教学条件渐趋优越,如设有心理教学活动等七个专用室。同时,又有了专兼职的心理教师多名。

    立德树人:让学生前程更有主心骨

    让学生更有前程,学会做人是首位的。自2004年开始,学校基于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入认知,基于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现实需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育人机制,在实践中初步梳理并提炼出“爱、诚、美、志”四大核心要素,并构建“爱、诚、美、志”的育人体系,开展“爱、诚、美、志”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爱、诚、美、志”四大核心要素是一个整体,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深意蕴。“爱”,包含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改革开放、爱民族语言、爱传统文化,爱家乡、爱学校、爱自然、爱生命、爱师长、爱同学、爱学习、爱劳动;“诚”,包含真诚待人、忠诚做事、诚实求知、诚恳改错、诚信守法;“美”,包含形象健美、语言洁美、举止优美、情趣谐美;“志”包含明志自主、励志自强、笃志向学、立志报国、矢志不渝。

    “爱、诚、美、志”育人体系,历经10多年“实践———反思———再实践———总结与提炼”,终于搭建起完善的“爱、诚、美、志”校本课程架构。

    学校遵循立德树人知情意行的规律,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围绕“爱、诚、美、志”设计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六年级“军政训练”、七年级“志愿服务”、八年级“十四岁青春节”和九年级“红色之旅”社会实践系列。

    科技素养 让学生前程更有现代感

    学生的前程需要由科技素养作为力量的源泉。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点与面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方式推进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丰富。

    同时,学校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实验室 (防灾害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土壤与环境创新实验室、花卉与种植创新实验室、模型创新实验室等),学生在各类创新实验室中探索与发现、创造与发明,从而实现了科学素养的提升,一大批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活动,丰富活动内容,让更多学生参与,开展了创新实验室创建工作,共包括在建和已建项目共6个,另有航模、船模、车模“三模”实验室、“现代种植”实验园等均进入创建之中。

    近几年,学生在科技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不少学生在实验室经历开放式研究和学习后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绩,先后在几十项市、区级乃至全国的创新项目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并申报专利。

    精彩画面

    《“活动---成长”火花集》的“青春宣言”

    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当下,而且在于未来;办学的影响不仅在于眼下,而且在于未来。

    青浦区实验中学从未来着眼,从当下着手,引导学生成长从课内走向校外,从校内走向社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组织编写的《“活动———成长”火花集》,近十万文字记录了多年来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所思所悟,反映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

    书中的“军营小兵”中辑录的“训练之坎”“生活之路”“感怀之情”“活动场记”,集军训收获之大成,读来令人欣喜;“青春启航”中辑录的“牵手青春节”“青春节记趣”“青春的憧憬”,极富青春气息;“心灵洗礼”中辑录的“历史不忍卒看”“矗立的丰碑”“血染的风采”,道来令人振奋。

    透过字里行间,能明显地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及对未来的憧憬。钱斌同学在《十四岁,我们学会了独立》 中写道:“当你觉得过去的岁月铸就了现在的你,你就能独立。”刘洋同学更在《我学会了负责》一文中直呼:“责任、义务,充实了我们的心灵”。季顶宇同学在 《今后……将来……》道出了心声:“今后,将要为未来而努力;今后,将要为将来而奋斗;今后,将要为梦想而勃发。”

    这样的文字倾吐,其实反映了学生的“前程意识”在悄然萌芽。

    感言

    学生前程就是学校前途

    ■刘明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办学的价值也在育人。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和适应未来挑战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就是教育的全部和办学的意义。

    因此,我们提出要让学生的发展具有前程,就是说,他们在学校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也不仅是能力,而且是在这些基础上的前程,这个前程,由学校的教育播种,由学生的学习奠定,由教师的引导耕耘,具有成长性、发展性和前瞻性。

    学生的品质,关联办学的品质,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学生的发展,显然,学生拥有前程,就是办学的丰碑。

    学生的前程,就是学校的前途所系,教师的使命所在,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校长)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