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勇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是社会进步的支点,更是人们成长的营养。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发展教育的初心。
我们遇上了好时代,可以说,尚德实验学校就是时代的“宠儿”。学校是伴随着 《民办教育促进法》 的出台而诞生的,应该说“生逢其时”,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
然而,办学前行的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面对挑战智慧应对,面对困难攻坚克难,面对发展勇于创新。历经15年,今天的尚德,以一种崭新、厚实的风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有欣喜,也有启示。
我始终认为,今天办教育,应当站在高起点上,用全方位的眼光进行审视。
站在教育的内部看教育,应当探究教育的 自身规律;站在教育的外部看教育,应当深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用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眼光透视教育,探究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社会功能以及教育的效益;站在反思自己当校长的实践看教育,应当追求成功的教育,追求不留下遗憾的教育。在我看来,不留遗憾的教育,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上有“方向感”,在满足时代需求上有“对应力”,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有“创新慧”,没有“空白”,没有“白费”,没有“虚脱”。
同样,我以为,办学校,应当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全方位的架构进行实践,教育的最大魅力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希望。学生的前途,就是教育的前途,就是学校的前途,就是教育人的前途。让每一个孩子从学校里树立目标的希望,产生动力的希望,获得成长的希望,这才是教育的价值。这个希望,其实就是教育的力量,就是文化的能量,就是育人的热量。因此,给孩子有希望的教育,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负责”———让尚德人都学会负责。学会对自 己负责,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对民族负责,学会对未来负责,学会对人生负责,其实就是希望所在。尚德从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信念”入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责任、合作”的优良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学习、自在成长,学会经营自己幸福的人生。
说到底,不留遗憾的教育与最有希望的学生,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尚德所做的一切就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与完美。
15年,这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也是一个发展的中途。对尚德来说,未来更广阔,前景更璀璨。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民办教育事业上书写新的篇章,在办学发展上铸就新的辉煌,因为我们正走在阳光大道上!
(作者为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