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基于对称10G-EPON的FTTH千兆宽带城市技术创新与规模部署”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再一次奠定了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千兆宽带”领先地位。在国家“提速降费”政策方针的指引下,上海市民充分享受到了千兆光网、十全十美不限流量套餐等创新产品带来的“互联网+”红利。
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了世界互联网产业发展最迅速、技术水平最高、普及程度最广泛的城市之一。高标准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地促进了申城的互联网化发展,也为创建国际科创中心的宏伟目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穆亚楠
背景
“千兆宽带10G.EPON”项目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前,上海市颁布2017年度科学技术奖,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基于对称10G -EPON 的FTTH千兆宽带城市技术创新与规模部署”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再一次奠定了上海电信“千兆宽带”领先地位。
“基于对称10G -EPON 的FTTH千兆宽带城市技术创新与规模部署”以对称、平滑、互通、共存、示范和规模等特性为网络演进研究的切入点,开展网络架构、技术和示范应用创新。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千兆宽带”建设中,该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截至目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部署超过14万个10G-EPON 端 口,“千兆宽带”覆盖能力超过500万用户。至今年年底,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将完成“千兆宽带”全市覆盖,届时,“千兆宽带”用户将突破百万级,平均接入带宽将提升至280Mbit/s,用户可感知的下载速率突破100Mbit/s。
2012年,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开始着手研究10G-EPON,以实现网络平滑演进,为“千兆宽带”规模发展奠定基础。在网络架构方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全球率先部署分布式、大容量、智能化的对称10G-EPON设备,利用现有ODN使1G-EPON 向10G-EPON平滑升级,兼容100G PON 及SDN技术的演进。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接入侧的网络能力。用户上网体验将大幅提升,下行带宽将由100M/200M提升为1000M。同时,在城域网侧,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采用400G集群路由器和单边缘接入的网络架构,保证核心网络无阻塞转发,增强网络扁平化,以适应未来网络演进。用户可按需升速上行带宽能力,降低服务时延,提升用户体验感知。
不仅如此,该技术将升级多种业务承载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多的网络享受。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家庭双频WiFi服务,无线接入速率提升至百兆。不仅优化家庭WiFi效率,也为用户使用大带宽 (AR/VR) 等业务提供优质网络保障。
在网络技术方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全球率先完成EPON/10G -EPON ONU 与10G -EPON OLT共存和互通性研究,实现了超过500万户规模共存、互通部署,有效推动产业链融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还开发了端到端PPPoE+系统 (宽带用户及端口识别系统),精确识别并绑定用户与端口,提高网络安全和割接效率。此外,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专门制定了10G-EPON终端光模块可插拔技术要求,减少升速后更换终端的成本。在网络检测方面,则采用光模块内置OTDR (光时域反射仪) 和反射器保证ODN (光分配网络) 故障测量与诊断,提升运维效率,保障用户服务。
孩子的“家庭教师”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的柯先生的孩子今年就要上小学了,柯先生和不少同龄人一样,面临着新的选择。
“表姐是沪上某知名小学的英语教师,我在咨询表姐后得知,其实公办和民办小学各有各的优势,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随着上海智慧教育的发展,孩子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在家里通过网络进行互联网教学已经蔚然成风,盲目追求名校的做法并不可取。”
柯先生了解到,如今沪上不少小学都已经推广了电子书包、家校互动等智慧教育产品,建立起学校、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孩子们在家里就能复习并预习次日的课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如果遇到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通过网络得到解答。
柯先生高兴地称:“随着智慧教育的发展,名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今后家长在择校时也不用左右为难了。对于我们这些学龄前的家长来说,通过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千兆光网,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就提前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保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早在两年前,柯先生就和不少家长一样,将孩子送往英语早教机构就学。可坚持了大半年后,却发现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费用昂贵不说,还花费了自己大量的精力,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
“每周六上午要带孩子去黄浦区的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上课,下课了匆匆吃完午饭,还要马不停蹄赶去徐汇区学钢琴。自己一整天时间都浪费在陪读的路上。孩子也因为来回奔波而疲惫不堪,难怪学习的成果不理想。而有了千兆光网以后,如今足不出户就能让孩子接受教育,我们家长也轻松了不少。”
原来,随着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不断提升家庭宽带网速,如今的互联网教育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学生可以通过家中的宽带网络与教师实时互动,大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效果。柯先生家以前使用的是100M宽带,虽然也能满足互联网教学的需求,但如果全家一起上网,带宽就明显不够用了。“以前孩子一学习,全家就得乖乖地把手机、电脑、iPad都关了,生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如今我把家里的宽带套餐改成了‘十全十美’不限流量套餐,宽带速度也升到了千兆。现在即使我玩着王者荣耀、妻子看着4K高清在线电影、父母和远在美国的二舅视频聊天,也完全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上海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的陆小姐,也对家中千兆光网对孩子的帮助赞不绝口。陆小姐的儿子如今就读于闵行区实验小学,在“电子书包”等智慧教育产品的帮助下,儿子的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成为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相融合的典范。
在学校的一间普通教室里,笔者看到“电子书包”开展教学的全过程。班上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随着教学的展开,教师布置了小练习,学生们用手指轻点触摸完成练习。有多少人做对、做错,都会通过网络在电子白板上即时呈现出来。
而当教师讲课时,手中平板电脑里的资源内容,能方便及时地推送给全班每一个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用笔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或练习纸上。然后由学生用手中平板电脑拍照,上传到教师的系统上。由于增加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使每位学生都专心致志,动手动脑,也让整个教学活动流畅充实。
陆小姐告诉笔者,自从有了电子书包,儿子可以随时通过电子书包查阅上课内容,实在解答不了的还可以在线提问,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全家的亲情相册
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的汤小姐告诉笔者,升级成“十全十美”套餐以后,最令她满意的当属家中的千兆宽带和家庭云存储功能了。自从给父母家也安装了千兆光网后,父母每天都能通过家中的60英寸4K高清液晶电视,欣赏自己给女儿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汤小姐告诉笔者,随着手机摄影的画面越来越逼真,所占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不少市民都产生了这样的困扰:一方面是拍的照片太多,手机没有足够的空间保存,而要换一台容量更大的新手机,开销却不菲。另一方面,如果想将照片冲印出来和父母分享,冲印的费用也不算便宜。
“现在我把照片保存在家庭云里面,2TB的存储空间相当于100部手机的相册容量。全家可以共享彼此间的相册,还能够通过手机、4G高清IPTV等方式非常方便地分享给父母,让他们能随时看到可爱的小孙女。”
据了解,天翼云为用户提供了2TB容量,约可以存储300万张照片、数千部高清视频,可以完全满足市民的正常需求。当然,如果市民需要更多容量,还可以通过升级套餐或支付少量费用轻松获取。
汤小姐称,由于父母老花眼严重,通过微信分享照片令他们看起来有些吃力。所以她以前都只能定期在照相馆里冲洗完照片再送给父母欣赏。不过冲洗照片不仅价格贵,而且保存、分享都十分不方便。更无法实现照片的实时分享,难以满足父母的要求。
而通过家庭云将照片、视频备份至云端,加密交互过程、异地容灾等5层安全防护确保云端数据永不丢失。父母随时打开手机、4K高清IPTV电视,就查看家庭成员相册里的照片。还可以把家庭云中的照片生成一个网页链接。再把链接发送给亲友。
“以前我也使用过手机上的云存储产品,不过由于只能在手机里看,父母的老花眼根本看不清。前两年不少云存储相继停止服务,更是令使用者无所适从。如今父母只要打开家里的4K高清IPTV,就能在家里的电视上看到照片。由于屏幕够大,父母不用戴老花镜就能看得很清楚。而且千兆光网的速度非常快,虽然照片是保存在网络上,但翻起照片来速度非常快,和看本地照片几乎没有区别,效果特别的好。”
清明祭扫巧避拥堵
临近清明,前往市郊祭扫亲人的市民越来越多,而交通拥堵自然也成为不少市民不可避免的麻烦。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侯先生却自信地告诉笔者,凭借着华为Mate10全网通手机,上周末,自己成功地避过了拥堵。
出门时,妻子还担心地问起:“这都2点半了,你怎么现在才想起去祭扫,今天出行的人估计也很多,别等我们一路堵过去,公墓都关门了。”
妻子的担忧不无道理,据高德地图发布的 《2018清明小长假出行预测报告》 显示,受清明出行扫墓集中、踏青赏花等因素的影响,清明节去程高峰是4月5日9时-12时,返程高峰为4月7日15时-21时。去程、返程高峰的交通压力,均是平日的2倍左右。最高在4月7日17时-18时,可达平日6倍,整体交通拥堵呈现驼峰型,至4月8日开始逐渐缓解,并趋于平日。上周末虽然还未到高峰期,但靠近公墓方向的交通拥堵已经十分明显。
侯先生笑着告诉妻子,自己在家里用千兆光网查询过开车路线的交通情况。公墓附近的高峰出现在上午9-10点左右,而现在的道路情况已经大为好转。根据百度地图的预测,自己现在出发可以赶在3点左右到达公墓,时间完全来得及。
妻子将信将疑地坐上了汽车,果不出侯先生所料,全段路程十分畅通,担心的道路拥堵完全没有碰到。来回只花了2个小时,甚至比平时出行更通畅,令妻子大感意外。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还有不少上海市民选择新兴的网络祭扫缅怀亲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表示:“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它更重要的是心意而非形式。赶着清明节去墓园,不但造成道路拥堵,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前几年花了半天时间赶到墓园,匆匆拜祭了半小时就要往回赶。如今通过网上祭扫,既省时又省力,纪念家人的心意也丝毫不差。”
笔者看到,朱先生利用家中的千兆光网,打开网络祭奠平台网站,就可以为逝去的亲人祭奠送去鲜花,还能为逝去的亲人点播他们生前喜欢的音乐。与传统祭扫不同的是,网上祭扫还能看到其他亲友祭扫时留下的祝福和心愿,让平时生活在天南海北的亲人们,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共同交流情感,祭奠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