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4月01日 星期日
6
科技文摘

十大精彩瞬间回放


【2011年9月29日】 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CZ-2F/T1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我国首次无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16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第二次自动对接后成功分离。17日,“神舟八号”飞船返回地面。此次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实现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进入“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2012年6月24日】 航天员刘旺操作“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施我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2012年6月28日】 航天员刘旺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29日,“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地面。“天宫一号”进入长期运行轨道。
【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开展多项科学实验。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一些独特的物理现象,并进行了天地互动交流。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
【2013年6月25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分离后,成功实施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26日,“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地面。27日,“天宫一号”转入长期在轨运营管理阶段。
【2016年3月21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官方消息:“天宫一号”全面完成各项在轨试验任务,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201 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作为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作为我国首个载人空间平台,“天宫一号”先后接待六名宇航员到访,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设计寿命为两年,实际在轨工作四年半,超期服役并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及多项拓展技术试验,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名副其实的“大功臣”。圆满完成使命的“天宫一号”这几天就将返回地球怀抱。在它“谢幕”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它所走过的辉煌。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