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30日 星期五
5
要闻

居民抬头,是一片清清爽爽的蓝天,幸福感从心底漫开——

首个石库门里弄完成架空线落地


由大调研“挖”出的老小区架空线污染天际线问题,在黄浦区西成里率先试点解决。经过数月协调施工,目前这里的架空线入地工程顺利收尾。 本报见习记者 王嘉旖摄

    ■架空线整治在行动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见习记者 王嘉旖

    新天地,这座海派城市的时尚地标,百余场国际大秀正在轮番上演。数百米之隔的西成里,终于迎来“美貌升级”,成为沪上首个完成架空线落地的石库门小区。

    今年,上海计划完成100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还城市一个更加舒朗的天际线。新天地被纳入此次整治管理的重点区域。西成里是背包游客最钟爱的去处之一,然而,与这片安静有韵味的百年石库门里弄格格不入的,是那缠绕空中的各色线缆,甚至还会有居民从家中伸出插线板,既影响小区的视觉美观,也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据了解,此次架空线入地延续自去年下半年起实施的城市微更新工程,与商品房小区不同,石库门里弄小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施工空间狭小问题。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最窄的弄堂宽度仅有两米,根本寻不到可“下地”的空间。无法“下地”,那便只有“上天”了。施工团队最后拿出的解决方案是——“线槽”,在弄堂上方架起正方形的立体管槽,将各色线缆接入其中,并预留更多存放线缆的空间,以便日后增拉管线。

    此次线缆改造升级的另一大亮点还属线缆介质的升级换代,将原有铜质线缆升级为光纤材质,这一举措使得原先的20M带宽直接跃升至50M带宽,满足居民上网需求。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西成居委会还探索出一个在石库门老旧小区如何沟通协调各方诉求的“西成样板”。据居委会主任戴瑾介绍,在马当路278弄38号,居委会专设一个服务点,施工方、志愿者各方主体入驻,解决居民各种各样的需求。沟通协调小组秉持“一户一策”原则,入户解决,最终完成了1000多户家庭的线缆入地。

    “蜘蛛网”终落地,如何维护好这一舒朗的天际线呢?面向居民,居委会研究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石库门里弄住户守则”,明确规范居民日后安装宽带网络线缆等行为。而针对运营商,小区也与其签订了协议,其中规定居民今后申请安装的通信网络等管线必须通过地下管线引接。

    在此居住三十余年的何阿姨说,如今弄堂的天际恢复成了当年模样。简单的四根线,居民抬头,是清清爽爽的蓝天,幸福感从心底漫开。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