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22日 星期四
11
环球

世界多条知名河流都“病”得不轻


在加尔各答,一名男子在恒河河畔清理垃圾。但印度历届中央政府治理恒河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陆益峰

    河流干涸、污染严重……3月22日是联合国世界水日,然而世界上几条重要的河流,如中东的约旦河、印度的恒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都“病”得不轻:约旦河面临干涸风险,据世界气象组织预计,到2025年沿河三分之二的居民将无水可用;恒河主要是污染问题,历届印度政府都信誓旦旦要治理恒河,但成效甚微;而尼罗河则是水资源分配的问题,今年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关于尼罗河水资源的分配再起波澜,甚至有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约旦河:“最危险”的河流面临干涸

    提起约旦河,关注国际新闻的人会经常听到“约旦河西岸”这个词,这一般是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控制的地区。其实,约旦河的名气更大,在基督教历史上它可谓一条“圣河”。根据《圣经》记载,约旦河是当年耶稣基督接受约翰洗礼之处,用约旦河圣水来洗净自己凡世的罪孽,旧“我”死去,新“我”重生。2010年1月19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约旦时,还专门前往约旦河进行洗礼,而这一天也是俄罗斯传统宗教节日洗礼节。据俄新社当时报道,在约旦河前梅德韦杰夫用河水洗了脸。

    约旦河发源于叙利亚境内的赫尔蒙山,向南流经以色列,在约旦境内注入死海,全长360多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然而,这样一条具有重要宗教意义的河流,如今却面临干涸风险。根据环保组织“中东地球之友”的报告,上世纪30年代,约旦河的年流量曾达到13亿立方米,而如今仅剩2000万至3000万立方米。另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沿河三分之二的居民将无水可用。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了约旦缺水的故事:机械维修工塔里克·艾克塞一家住在约旦河畔的一座小城市,去年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干旱,约旦河水量减少,使得艾克塞所在的城市时不时中断自来水供应。“没法洗衣服和脏盘子,”刚回到家的艾克塞衣服上沾了些机油和汗渍,“甚至连澡都没法洗。这是耻辱,没有人应该像这样生活。”

    如今,约旦河部分河段水量与小溪差不多,已经到了干涸的边缘。一方面,中东地区本来就降水稀少,近些年气候变化导致该地区干旱愈发严重,约旦河得不到有效降水的补给。更严重的是,流域内人们无节制地用水,导致约旦河入不敷出。“中东地球之友”的报告显示,过去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使用了九成以上的约旦河水用作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其中,以色列从约旦河中转移的水量最多,高达46%,其次是叙利亚,占25%,约旦和巴勒斯坦分别占24%和5%。这也意味着,每年约旦河几乎没有多少水最终注入到死海,这也导致死海的面积越来越小。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死海也终将“死去”。

    中东人常说“水比油贵”,事实上也是如此。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曾表示:“中东地区水比石油更重要。”因此,约旦河就成为了一种战略资源,经常引发流域内各国的争夺。早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以色列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于是制定了争夺约旦河水资源的战略。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针锋相对,在1964年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也制定了转移约旦河水的计划,筹措资金准备购置机械设备。没想到1967年,以色列突然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虽然战争原因很多且复杂,但争夺约旦河水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得到了这些土地上一半以上的水资源。

    复杂的地缘环境,再加上各国争夺水资源的冲动,使得治理约旦河的努力步履维艰。2011年后,随着中东政局出现动荡,叙利亚内战爆发至今,更增添了约旦河的危险性。《新闻周刊》报道称,美国情报部门预计,未来十年内约旦河的水资源很可能成为恐怖组织抢夺的新目标,届时这块土地上将会发生更多的冲突。

    恒河:一直在治理,从未有改善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甫一上任,就雄心勃勃地推出“恒河净化计划”,计划在其五年任期内拿出30亿美元来治理好印度的母亲河恒河。然而四年过去了,这一计划成效甚微,恒河依旧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流经印度北部几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邦后,进入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525公里。在喜马拉雅源头,恒河水清澈透明,但流经印度后,清澈的河水就成了回忆———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恒河流经印度工业城市坎普尔时,工业废水将河流染成了深灰色,许多泡沫漂浮在河面上,有一段时间甚至变成红色;在加尔各答,恒河两岸砖窑厂、皮革厂林立,生活垃圾堆也是随处可见,人们就在垃圾堆旁沐浴、刷牙……据报道,在印度每天大约有48万升废水流入恒河,其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废水得到处理。66岁的阿肖克·库马尔对路透社表示:“恒河越来越脏,但是没人关心这件事,哪怕是她所孕育的孩子们。恒河是我们的母亲。如果她消亡了,我们也就没有未来了。”

    那么,恒河水到底有多“毒”呢?美籍印度裔医生葛文德在描写其父去世的书籍《最好的告别》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身为印度教徒的长子,葛文德必须扶灵回到印度,喝一口恒河水才算尽了自己的义务……尽管做足了防御措施,甚至提前注射了疫苗,但喝了恒河水的葛文德回到美国后还是一病数月……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恒河的污染问题并不严重,甚至由于其流域内充沛的雨量和湿热的环境,恒河的自净能力非常强。80年代后,随着大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恒河两岸建立起来,工业废水阻断了恒河的自净能力,这导致恒河的污染愈加严重。

    对于治理恒河,印度历届政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治理资金时不时被挪用,莫迪政府也不例外。据最新审计显示,为“恒河净化计划”拨出的30亿美元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真正用来治理污染。印度水资源部长乌玛·巴蒂曾在2016年表示,印度政府要在2018年7月前完成对恒河的水质治理工作,以恢复恒河水生环境,对此,印度网民似乎已经习惯了政客的表演,表示这是个“年度笑话”。

    尼罗河:谁来分配我的水

    今年1月20日,埃塞俄比亚政府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表示,拒绝世界银行仲裁埃塞俄比亚、埃及与苏丹三国之间围绕尼罗河上游“复兴大坝”的争端。埃塞俄比亚总理的这一表态,凸显了尼罗河水权之争的激烈程度。

    说到尼罗河,大家的第一反应会是埃及,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其实,尼罗河发源于东非大湖地区的卡盖拉河,卡盖拉河水注入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湖水经欧文瀑布流入基奥加湖,出湖后又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此后又经卡巴雷加瀑布注入艾伯特湖,湖水自北端流出,名为艾伯特尼罗河。该河自南苏丹城市尼穆莱以后,称之为白尼罗河。随后,白尼罗河与尼罗河的另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成为我们熟知的尼罗河,最后经埃及注入地中海。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

    从尼罗河的流经地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国际河流,流域国家有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南苏丹、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10个国家。与中东一样,东非北非缺水严重,因此尼罗河沿岸10国对水资源的争夺由来已久。早在1929年,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埃及与苏丹签署了 《尼罗河水协定》,规定在尼罗河上游或支流上,未经埃及同意不得兴建水利工程。1959年埃及和苏丹又签署补充协议,规定埃及每年从尼罗河获得555亿立方米水,苏丹获得185亿立方米水,两国合计用水量约占尼罗河水资源的90%。

    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尼罗河上游国家纷纷独立,直到南苏丹于2011年建立,至此尼罗河流域一共出现10个国家。上游国家对苏丹和埃及“独占”尼罗河水资源十分不满,经过多年谈判,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和肯尼亚五国于2010年5月签署《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新协议要求设立一个永久的尼罗河流域委员会,规定流域各国平等利用尼罗河水,开发水电或灌溉只需得到该流域多数国家同意即可,但该协议遭到了埃及和苏丹的强烈反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指出,目前埃及、苏丹、肯尼亚对尼罗河水资源的依赖度分别为96%、77%和33%。埃及甚至把尼罗河水资源的管理权由水资源部、外交部移交至国家安全部。更为严重的是,除肯尼亚和埃及外,其他尼罗河流域国家都在全球最穷的50个国家之列,要摆脱贫穷,发展经济,对水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因此未来各国对尼罗河水资源的争夺也将更加激烈。

    此次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埃及关于“复兴大坝”的争议,就是这种争夺的缩影。埃塞俄比亚正在青尼罗河上游修建“复兴大坝”,青尼罗河虽然不是尼罗河干流,但水量充沛,提供了下游绝大部分水量。所以,位于下游的埃及和苏丹认为,这座水电站会威胁本国水安全。但埃塞俄比亚认为,国内6000万民众用不上电,修建水坝是发展需要。“复兴大坝”总投资约47亿美元,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6400兆瓦,将大幅提升埃塞俄比亚发电能力,并缓解干旱和饥荒。对此,有分析认为,在非洲这片广袤而炎热的土地上,围绕尼罗河水资源的争夺也许才刚刚开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