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12
通信新干线

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

为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提供强大支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提交了“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加快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统一规划和建设全国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深度开发大数据资源,实现大数据应用百花齐放,为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大数据是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杨杰在建议中表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是我国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十九大报告已将其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均离不开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

    杨杰认为,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未来的经济是数字经济,未来的社会是数据社会,大数据将成为继能源和材料之后的又一战略性资源。二是大数据将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三是大数据能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满意度。

    总之,大数据是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将贯穿建设、发展、运行、治理的全过程。

    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 推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

    利用大数据推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建设,应当从发展需要出发,加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和政府引导,加大在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重要作用。

    一是统筹规划大数据发展。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大数据发展委员会,指定牵头部委,相关部门参与,统筹推进,融合发展;运用顶层设计思路,尽快制定我国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对大数据的发展方向、网络设施、数据平台、应用生态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尽快建立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大数据商业化服务规则,明确公益性与商业性信息服务界限,加大标准规范的实施力度,强化数据治理,有力推动数据质量的改善,为数据分析、共享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4G/5G、光宽、物联网(包括NB-IOT) 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如通过共建共享、专项财政补贴、专项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降低基础电信运营商在站址选择、牌照申请、频谱资源等方面的门槛和风险,进一步提高网络带宽,使网络覆盖更加均衡。与此同时,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 和云资源池作为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的主要载体,事关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属于战略性基础设施,也应当纳入国家统筹规划,对其布局、规模和性能等要求提出指引,鼓励建立跨区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推动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远程灾备中心,引导IDC向大规模、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布局发展。

    三是保障大数据端到端安全。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了全新的安全问题,亟需建立全新的信息安全观念和保护体系。应坚持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原则,进一步丰富、优化既有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的内容,完善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对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数据、算法、应用服务的安全要求和保障能力。诸如加强云服务提供商的市场准入和安全监管,把端到端安全作为首要标准,公布“短名单”,鼓励政府和涉及国家及社会安全的关键行业、关键企业优先采购,从源头防范数据泄露,保护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保护个人隐私。

    四是强化大数据互联互通。加强各行各业数据的关联,促进大数据资源开发。首先,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的集中与开放,实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计划,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目录,加快公共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其次,推进企业数据资源的收集与开放,建立企业数据采集网络,综合政府、社会、互联网等不同渠道数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数据库,绘制经济社会发展地图,实时发布产业数据。再次,建立社会联动的大数据资源积累机制,促进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大数据互助共享协作,鼓励社会机构和公众对政府公共数据与社会商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构造完整的数据链,促进大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

    五是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经济社会中大数据平台分为通用型和行业型两类,通用型大数据平台以基础、共性数据为主,为行业型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关联服务。目前医疗、社保、交通等领域的行业型大数据平台发展提速,而跨领域、跨行业的通用型大数据平台发展较慢,因此要重点推动通用型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建议充分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在通用型大数据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基础电信企业拥有以通信号码为载体的真实、实时、海量、全覆盖、全天候、线上线下相关联的用户通信数据,具有建设通用型大数据平台的天然优势;同时推动各行业大型数据平台和通用型大数据平台之间数据的开放、关联和共享,真正消除数据孤岛。基础电信企业也要强化担当,主动承接和运营经济社会通用大数据平台,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六是繁荣大数据产业生态。建议把大数据行业全产业链纳入高新技术产业范畴,在技术创新、投资、税收和加速折旧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普遍服务投入力度;着重推动大数据应用创新在社会信用、交通、食品溯源、扶贫、环境治理等关键民生领域的突破,以政府上云为示范,带动企业加快上云的速度,逐步形成规范、开放、安全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杨杰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加强引导和管理,全社会广泛参与,深度开发大数据资源,真正实现大数据应用百花齐放。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