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3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来自制造业前沿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畅谈思考见解

“中国制造”要硬实力更需软实力


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右)、吴光辉(中)、雷军(左)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本报特派记者 刘 栋

    见习记者 王嘉旖

    3月9日下午,三位来自制造业前沿的全国人大代表———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走上“代表通道”,畅谈他们对于中国制造强国之路如何走得既快又稳的思考和见解。

    首批国产大飞机预计2021年交付

    何时能坐上国产大型客机翱翔祖国蓝天? 这是时下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吴光辉在“代表通道”上给出明确“时间表”———预计在2021年左右首批国产大型客机将交付给东方航空,“现在已经有两架飞机用于试飞,接下来还有四架投入试飞,预计将耗费三四年时间完成各项工作。”

    在回应与市场上同类型客机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的比较时,吴光辉坦言:“C919外形很漂亮,采用了流线型机头和曲面风挡,我还记得大飞机刚下线的时候,网上有一张图片,有网友给风挡涂上了两个黑眼珠,有点像大熊猫,萌萌的。”

    在他看来,C919不仅“颜值高”,更具“内在美”。以驾驶舱为例,“我们的驾驶舱是一个人机高度融合的驾驶舱,为了使驾驶员在驾驶舱内能实现无忧操作,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比如说集成模块化的航电系统、变频的供电系统等。”

    探寻“黑灯工厂”背后的“原造力量”

    当被记者问及目前格力空调对“黑灯工厂”的探索时,董明珠自豪地说:“如今格力电器在全国有八个基地,基本上都实现了‘黑灯工厂’。”她直言,探寻“黑灯工厂”背后的力量,正是格力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在智能装备领域的不懈追求。

    “黑灯工厂”,其实就是“智慧工厂”,因为无需人工操作,所以可以关灯运行。“黑灯工厂”的本质在于用机器替代人力工作。

    格力起家于空调,然而要满足消费者对精品的需求,就需要更多先进设备。过去,格力生产大型中央空调都依赖进口设备。其主要原因在于设备对于精度要求过高,达到“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格力现在拥有数控机床、机器人、工业集成等,种类达100多种,不仅为家电行业,也为食品行业服务。”

    但董明珠坦言,想要真正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就要在工业领域拥有话语权,这就需要人才。“目前,格力已有12家研究院,一万多名技术开发人员。希望未来能够用自己的产品服务全球,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 《中国制造2025》 规划。”

    搞好产品质量之外,必须重视发展设计能力

    2017年,小米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做到这项数字,小米仅仅用了七年。“只有把质量搞好,‘中国制造’才能去掉‘山寨’。”雷军认为,质量才是“中国制造”的硬实力,而“中国制造”要想进一步发展,还需发展软实力,主要包括设计能力、改善用户体验的能力。

    “今天的用户买东西,如果不好看、不好用,大家就不买了,所以‘好看’非常重要。”雷军认为,中国在设计能力的提升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球四大设计奖项,德国有两项,美国占据一项,日本也有一项。中国想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一定要在设计界有话语权,要培养大量设计人才。只有把设计搞好,我觉得中国品牌才有机会在全球越做越好。”

    (本报北京3月9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