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热词
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要标本兼治,有效消除风险隐患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
■加快金融机构风险内控
■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本报特派记者 徐晶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首提“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防范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3月5日下午,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不少代表都聚焦金融市场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实现健康发展,对包括如何科学认定“独角兽”企业、股市退市制度在内的热点话题提出建议。
持续关注金融市场的樊芸代表在审议时认为,“大量闲散资金没有进入主流投资市场的渠道,从而转向了互联网金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风险。”她建议,尽快出台退市制度,加强执行,让股市成为有进有出、充满生机和朝气的投资市场,“证监会要把握好批量上市和有进有出的关系,做好系统规划”。
作为注册会计师,朱建弟代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时,对“防范化解风险”问题特别留心。他认为,我国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证监会做了很大努力。但他在平时的审计工作中仍然察觉到某些企业的不诚信,他们故意回避法律规定,或把融资挪为它用,或存在虚报瞒报情况,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他建议政府强化资本市场融资的后续监管,持续释放供给侧改革的红利,“政府转变职能,既要消除妨碍经营的体制性弊端,方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同时也要加强后续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为金融领域“捉虫”,也要为金融健康发展“支招”。樊芸为广大股民发声:“很多上市公司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不分红,亏损了不分红还能理解,连续盈利也不分红,真的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她认为,证监会出台了鼓励上市企业分红的措施,但目前成效并不明显,“有些企业,高管年薪上百万元、上千万元,但就是不分红”。她建议对那些长时间盈利而不分红,特别是那些恶意不分红的上市企业,加强检查力度,通过建立信用评价制度,编制企业信用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为了中国资本市场能够留住下一个“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主管部门有意为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开辟募股上市的绿色通道。朱建弟为此“点赞”。他认为,应该让优秀企业回归A股,特别是“独角兽”企业,应该留在国内募股上市,让中国股民共同分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红利。
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企业正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而樊芸则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提醒主管部门提高“把关”意识。她认为,需要对“独角兽”企业加强把关,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本报北京3月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