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青)十年前汶川地震后,七位重伤的患儿接受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专家的救治,经过长时间的治疗,这些孩子全部康复出院。遗憾的是,光星、雯茜(均为化名)两位小朋友却永久失去了右上肢和右下肢。十年后,已长成21岁青年的他们怀着感恩之心重回儿科医院,免费接受义肢安装。
2008年,经历汶川地震的光星失去右上肢、雯茜失去右大腿,身体的残缺使得当时才11岁的两个孩子身心受到极大创伤。不过两个孩子并没有被命运打倒,经过努力,光星考入上海奉贤城建职业学院,雯茜则考入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十年后,他们都已成长为顽强的在校大学生。雯茜虽然之前有安装过义肢,但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原来的义肢早已不能使用。
据儿科医院骨科主任王达辉介绍,儿科医院小儿骨科中心每年手术量4500台左右,其中创伤达1500台以上,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躯体及四肢畸形病例1000例左右。
这些年,儿科医院的骨科专家们一直在寻求社会资源,希望全社会都能伸出援手给贫困家庭和孩子以帮助。去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逸承专项基金和儿科医院达成慈善协议,以帮助贫困家庭四肢残缺的孩子。
“勇敢点,往前走一步!”幸运女孩雯茜“穿着”新腿迈出了重获新生的第一步,光星则抬起右上肢这个“新伙伴”反复打量。今后,义肢将为他们重新插上梦想的翅膀。
据儿科医院社工部、患儿体验部主任傅丽丽介绍,儿科医院从2002年首项慢性肾病专项基金成立以来,已建立了近50项针对不同疾病的帮困基金,覆盖了医院20余个临床科室,资助6000余名患儿,捐赠资助金额达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