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2月04日 星期日
3
时评;综合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给中国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打99分

“手巧”中国人用漂亮手术征服世界同行


    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中国疝外科技术正经历飞速发展。昨天,瑞金医院、华东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联合主办“2018东方疝论坛”,与会专家谈到,“手巧”的中国人用漂亮的手术征服了世界同行,但中国在病例数据库、病人随访系统、修补材料自主研发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奋起直追。

    疝俗称“小肠气”,医学专业称为“疝病”,即人体内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而产生的疾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0万新发的腹股沟疝病人,以及50万例以上的其他各类疝。其中腹股沟疝的人群患病率约为0.36%,在老年人群里比例更高,达到0.7%。

    瑞金医院李健文教授介绍,疝和腹壁外科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国的年手术量已超过100万例。中国的疝外科手术在过去20年间获得了广泛普及和飞速发展,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柳叶刀》给中国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打出了99分的高分,尚无100分的满分项目,说明中国的治疗已超越诸多发达国家。

    如今在中国,疝和腹壁外科诊治的疾病类型不断拓展,从常见且多发的腹股沟疝,延展到腹壁切口疝、食管裂孔疝、膈疝、腹壁肿瘤等复杂疑难病种,手术方式也从当初的单纯缝合修补发展到无张力修补,以及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单孔手术、3D手术、机器人手术等多元化的治疗策略。

    在此过程中,病人的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恢复越来越快。目前在瑞金医院,以常见且多发的腹股沟疝为例,患者从住院、手术到出院,往往在24小时内,手术趋向“日间化”。

    本次论坛设置了多个学术讨论专场,专家们将围绕大数据分析、并发症应对、手术规范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进展等诸多前沿和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强调,立足疝和腹壁外科的经典疾病,持续优化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措施,同时让不同治疗技术百花齐放,为广大患者建立最佳个性化治疗体系,是疝和腹壁外科的发展发向。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