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院) 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完成首次“全商业发射”任务,这也是我国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
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兄弟”们相比,长征十一号火箭是个十足的“小块头”:它全长20.8米,箭体直径2.0米,重约58吨。与我国普通液体火箭长度超过40米,直径大于3.35米的体量相比,小巧了许多。
块头小,能力可不小。据悉,长征十一号强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能提供约120吨的起飞推力。“长十一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00公斤,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400多公斤,完全可以胜任近年来流行的小型科学试验卫星与商业卫星发射任务。”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设计师彭昆雅说。
彭昆雅介绍,此次长征十一号火箭发射的6颗卫星均属商业小卫星,拉开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商业小卫星高密度组网发射的序幕。“‘一箭六星’的发射成功,验证了‘2主星士N立方星’的卫星组合方式,相较之前‘1主星士2微纳卫星士N立方星’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多星发射能力。”彭昆雅说。
相较长征家族其他的液体火箭,长十一最大的优点就是“快”。由于固体燃料提前填充在火箭内,可长期贮存,免去了液体火箭发射前燃料加注等流程,使发射准备时间由数月缩短至数天。
据悉,长十一火箭在充分发挥固体燃料优势的基础上,对全箭,特别是电气系统采用了一体化、集成化、智能化设计,让箭上单机数量比普通液体火箭少了一半左右。“这不仅让火箭的可靠性大幅提高,还进一步减少了发射测试准备工作,再加上与多种卫星快速对接等能力,使长征十一火箭最短发射时间突破24小时大关,远超美国同类火箭3天最短发射准备时间,成为世界上发射准备时间最短的运载火箭之一。”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杨毅强介绍。
同时,长十一火箭从接到订单到实施发射的时间只需90天时间,发射场有效工作天数缩短至个位,大大提升了火箭的履约能力。
此次长征十一号“一箭六星”发射任务,运载能力较之前提升了20%。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指挥金鑫介绍,未来火箭研制团队还将研制更大规模的商业型固体运载火箭,力争形成低轨运载能力覆盖2吨的固体运载火箭系列,具备发射成本更低,发射周期不超过72小时的能力。
在挖潜火箭运载能力的同时,研制团队还在针对商业航天市场和多元的发射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杨毅强表示,未来还将推出“太空专车”“太空班车”“太空顺风车”三型“太空车”概念以及为用户提供星座组网服务的“太空星网”一站式解决模式,推动航天发射从定制模式走向“招手即来”的出租车模式,吹响商业航天“集结号”。
新华社记者 胡喆(据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